日韩在线欧美在线,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看看的在线视频国产,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19

金站網
搜索
6000點可期 "神創"趨勢難逆 "互聯網+"仍為主線

發布時間 : 2015-05-27 09:19:26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6000點可期

       離5000點只有一步之遙之時,多空雙方的較量仍未平息。今年已取得翻倍業績的基金經理們,仍保持著對創業板以及“互聯網+”的熱情,認為即便是泡沫也需要辯證看待的,而在期指市場上卻上演著“空頭不息牛市不止”的故事,到底誰是最后的贏家?這次會不會真的不一樣?市場的答案或許并沒有那么簡單。

       洶涌澎湃的資金入市,驅動A股再現百點漲幅。

       5月26日,滬指量價齊升,單日大漲97點,收盤站穩4910點。創業板指更是大漲150.31點,將歷史新高刷新至3618.23點。

       “市場有可能直接突破2007年的高點6100點。”一位有多年投資經驗的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目前絕對收益的機構如保險和私募基金的倉位比較低,但近期市場狂飆上漲的逼空行情,很可能逼著這類機構反手做多,再次入市。

       過去5個月,創業板是這輪牛市最強勢的板塊,自年初以來的漲幅達到145%,大幅超出同期滬指和深成指的漲幅。展望未來的市場,堅定看多的公募基金經理認為,代表新興產業的創業板是牛市的火車頭,創業板指和滬指很可能在6000點交匯。

       在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中,哪些標的是最具有彈性、有可能帶來10倍回報的大牛股?對此,三位今年收益率翻倍的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互聯網+”是貫穿全年的主線,亦是牛股集中地。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5日,吳興武管理的廣發輪動配置、焦巍管理的大成景陽領先、孫芳掌舵的上投摩根核心優選的回報率分別為124.23%、122.22%、114.13%。

       “神創”趨勢難以逆轉

       《21世紀》:今年前5個月,創業板走勢強于主板藍籌股。這種趨勢是否會發生逆轉?

       孫芳:這波牛市的創富機會仍然來自創業板和中小板。因為政府已傳遞了明確信息,未來要靠轉型、創新來帶動經濟增長,這些機會都在創業板和中小板中。雖然當下創業板市盈率很高,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個中機會。創業板中有層出不窮的新業態,這些公司都在進化,不斷擴充延展出新商業模式。除非創業板有實質且持續的政策利空,否則這一趨勢難以改變。

       吳興武:市場短期不會有特別明顯的調整。這一波牛市驅動力主要來自政策和流動性,并非宏觀經濟和基本面。在結構上,宏觀經濟比較差,周期藍籌不具備明顯的投資機會,風格還是會偏向成長股。隨著市場的推進,它們會出現一定分化,但我覺得大部分真正有成長性的股票,還是具有明顯的投資機會。

       焦巍:我個人判斷,創業板在6月會出現高位震蕩的情況。當前時點,我們對于投資標的的選擇要更加精細,選擇新興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和估值合理的、傳統產業向互聯網轉型的企業。

       《21世紀》:A股整體市盈率約26倍,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市盈率卻高達81倍和130倍,如何看待如此高的估值?

       吳興武:創業板很多公司都在向互聯網轉型,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重構企業的商業環境、商業模式和競爭格局,估值方式也應發生轉變。對互聯網企業而言,早期階段是累積用戶,用戶量達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有流量變現。因此不能用PE方法為創業板估值,而應該采用市值估值法。

       焦巍:創業板指今年上漲130%,其中互聯網相關公司漲幅更大,確實存在一些泡沫,但要辯證地看待泡沫。適度的泡沫能吸引資金、人才等資源流入,加快產業升級和發展。當下新興領域的發展前景不容易被投資者看清楚,未來有多大的成長空間及多長的成長期,短期難以證偽。在樂觀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愿意給出高估值。

       孫芳:以前我們喜歡用市盈率來衡量企業的價值。比如2005年到2007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也有企業盈利基本面的支撐,彼時就是業績驅動的市場,用市盈率來衡量公司價值最合理。但本輪上漲的行情,本質還是轉型預期,大家尋找的是未來經濟的驅動力,更適合于市值估值法。

       互聯網是最重要的主線

       《21世紀》:“互聯網+”是上半年市場的最強音,6月后的市場主線是否會改變?比如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

       孫芳:牛市已進入第二程,盡管各類板塊均有補漲機會,但依然更看好創業板和中小板指數的機會。“互聯網+”的行業容量無可估量,擁有充足扎實的線下資源的互聯網企業值得投資。不過具體品種會更替。比如,今年的互聯網投資邏輯和去年不同,去年上漲較多的是純互聯網公司,而今年的互聯網投資機會的主要特征是互聯網企業與線下資源的緊密結合。當前階段,我覺得互聯網銀行比互聯網金融更有機會。

       焦巍:這輪牛市最主要的熱點是互聯網。每輪牛市都會有領頭板塊,2007年領頭的板塊是房地產。如今房地產和重工業進入產業周期的成熟期。現在大家追逐的是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或云計算等新型科技催生的業態,資金會圍繞這些行業做長期配置。

       吳興武:互聯網主題是貫穿全年的主線。 “一帶一路”可以帶來海外市場的建設施工量,但相對于國內龐大的存量市場,海外增量大概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由此可見大企業沒有持續的高成長空間。相對而言,我覺得“一帶一路”行情主要依賴于市場短期的情緒變化。從實際操作考慮,我更愿意參與國企改革的機會,它與基本面的關系更大一些,更容易把握。

       《21世紀》:現在是牛市下半場,互聯網主題個股會分化,如何找出真正的成長股?

       吳興武:我們近期也在做調整,但我調整的標準并不是漲幅的多少,而是當前市值是否反映了股票未來的變現空間。其中,互聯網金融是我比較看好的子行業,這是“互聯網+”主題中離流量變現最近的一個子行業,不需要太多線下的配合,只要改造系統就能搶占傳統行業的蛋糕。

       孫芳:我們會重點關注市場容量、爆發點的臨近時間、企業的競爭格局等幾個要素。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醫療及互聯網教育有足夠的市場容量,但在初期,我們不知道誰是龍頭,可以批量買一批標的,再根據公司的執行力、爆發點的時間等逐漸篩選出會成長為龍頭的企業。如果市場容量預期很大,但在3到5年之內看不到進展,我們不可能重倉。

       焦巍:新興產業成長股現在有泡沫,但還沒到擠破的時間點。從未來兩三年的維度看,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空間依然很大。當前時點,我們會更加重視風險收益比,挑選新興產業中的龍頭企業(比如小公司、大市場、有核心競爭力),以及估值合理的、傳統產業向互聯網轉型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