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汽車市場,充滿了變局。中國的汽車工業從沒有汽車產品,到能夠基本滿足客戶的需求,一直到現在,走上了規模發展的道路成為汽車大國,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革。
中國汽車工業帶來了很多發展的機遇,同時也有諸多的挑戰。跨界技術的大量運用,使得傳統研發制造面臨更快和更大的技術生存壓力。互聯網模式的普及,對于汽車產業鏈的各個領域,都面臨著模式的創新和優化問題。樂視造車,阿里造車,汽車的定義不再是純粹的交通工具,汽車行業正在發生大規模的轉型升級。
上汽集團的總工程師程驚雷認為,轉型升級下的的汽車產業發展戰略有三個大的方向,市場演變的大的格局,科技進步大的方向,以及產業變化的大的趨勢。
市場演變的大的格局
從市場演變大的格局角度來看,有政策、經濟、社會和技術四個方面。政策環境在限行限購方面,在整個環境的影響下,包括對汽車企業的能耗管理的影響。在經濟方面,宏觀經濟增速進入新常態,已經跨出了過去傳統的規模增長的格局。在社會環境角度方面,中國現在目前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的城市化率,但是中國一年能造十個百萬人口的城市不太現實,所以總體來看主流還是小城市變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變成大城市,大城市一步步演變成超大型城市的格局。從技術方面講,技術革新以及技術的進步,對車價以及用車成本都有影響。
未來車輛平均使用年限的變化,以及智慧城市當中所涉及到的智能交通,車聯網都對整個產業有著深刻的影響。從新一代的汽車消費者的畫像角度來看,汽車的定義已經將擺脫交通工具的純粹含義,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變化。消費者對新產品的體驗更加豐富,對思維方式更加現代和獨立,對物質生活的質量是超越從前,互聯網式的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也非常強。
科技進步大的方向
從整個人、車、社會等這四個角度,三個緯度來看,智能駕駛,互聯網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新材料的技術發展的突變和演變對未來十年全球經濟的影響。具體來講,智能駕駛和互聯網汽車,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包括大數據處理技術,傳感技術,可以看到未來的五年到十年當中,會對整個產業帶來重大的影響。
由于互聯網技術和控制與傳感技術這方面的影響,包括語音計算和大數據的發展,可以看到所謂的工業4.0對于我們未來整個產業的影響非常巨大。包括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歸根到底就是要關注于更高的生產效率,更低的人工成本,更快的上市時間,和更多的個性化產品。從產業變化大趨勢角度來看,首先要看到制造業態演變的格局,未來行業的分化會更加加劇,產業洗牌會進入到一個階段的高峰期。工業4.0的進入、使用和普及以后,專業制造工廠也會開始出現,將成為一個新增產能的替代選擇,最終制造業態將進一步向社會化的制造來轉變。
產業變化的大的趨勢
從保有量的提高,新技術產品的出現,以及互聯網技術模式的滲透,服務業態將從碎片化走向一站化和品牌化。從需求和環境的變化角度來看這個互聯網消費的主流趨勢,以及這個更加規范的商業法規,包括汽車金融的發展,二手車銷售規模的擴張。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他們對汽車互聯的移動車生活的需求更加的豐富,更注重使用的功能性。所以,對后市整個服務業的變化非常巨大。因此,傳統服務業必須要升級,新服務業態將會蓬勃發展。
未來汽車是為出行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一個載體,因此對汽車工業來說需要實現一個基本的戰略轉型。從戰略轉型角度來看,在汽車服務領域,必須要建立新的優勢,在后市的創業業務布局,打造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客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