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欧美在线,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看看的在线视频国产,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19

金站網
搜索
BAT激戰云端:百度為首 騰訊墊底?

發布時間 : 2014-05-19 14:48:55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BAT激戰云端:百度為首 騰訊墊底?

5月10日,騰訊云宣布實施全面降價。至此,BAT都悉數調低了自己的云平臺門檻,而通過云服務爭奪開發者的大幕也正式拉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BAT對云服務的角逐上各有側重。百度的長處在于終端客戶流量大,云盤做得出色;而騰訊云側重點是在努力構建產業生態圈,試圖把云服務同騰訊開放平臺結合起來,打造一個涉及用戶引入、商業模式、營銷渠道的生態圈;阿里云則是在自己的電商體系下,通過技術的積累而不斷圈地。

騰訊叫板阿里

在第九屆中國創業者大會上,騰訊云平臺部市場總經理曾佳欣宣布,旗下多種服務的價格實施全面下調。

據了解,本次價格調整覆蓋了騰訊云旗下核心產品,如云服務器、云數據庫、云硬盤、本地磁盤、公網帶寬。曾佳欣表示,“騰訊云服務器降幅最高達到53%,比阿里云價格低15%。”

對阿里的公開叫板,標志著在這場如火如荼的云服務價格戰中,騰訊的入局。

“云服務已是互聯網的基礎性設置。”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這么形容云服務的戰略意義。服務器的運營與維護成本往往是創業者發展的一大瓶頸。而云服務的普遍降價,將會降低創業者的創業成本。

而回溯這場戰爭的導火線,我們發現,百度早就在價格上先行一步了。2013年8月,伴隨著百度輕應用推出,百度云已經向客戶開放三條云服務的接入路徑。而到了2013年年底,百度云已共計將獨家技術和服務免費開放至20余種。

“百度云的目的就是通過穩定的技術平臺,從底層吸引更多的開發者,達到自己在云服務上搶占更多市場的目的。”陳剛對理財周報記者表示。

隨后在2014年2月,李彥宏高調宣布,2014年百度仍將不斷擴大其平臺布局,戰略投資方向定為云服務業務等。

“一直被吐槽價格太貴的百度云服務,這次也明確提出向廣大開發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其真實意圖也是劍指云服務市場這塊肥肉。”艾瑞咨詢互聯網行業分析師李金銘分析。

百度的免費開放也讓在云計算布局多年的互聯網巨頭阿里按耐不住。

3月25日,阿里悄悄地將云服務器的價格下調,11款降價的ECS云服務器中最高降幅達30%,幾天后的云儲存降價更令業內瞠目,用戶使用較多的0-500G一檔直減42%,幾乎要比騰訊、百度等同行便宜了一半。與此同時,去年底剛剛發動價格攻勢的數據庫服務再次普降15%。

對此,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王文彬解釋稱:“云計算是軟硬件結合的創新,規模經濟效應開始展現,是我們降價的理由。”

據王文彬預測,隨著云服務領域競爭的日趨激烈,每年的服務價格至少降低30%左右,每三年的價格則是現在的1/3到1/4左右。

云計算行業觀察者季濤分析,“伴隨著阿里、百度和騰訊的相繼降價之后,云計算這整個行業進入了一個新格局,從寡頭坐享豐厚利潤,變成了拼運維、拼供應鏈,看誰的服務和生態更好。這些競爭會加速IT產業的變革,讓以云為主的IT生態變成更加方便和低價,受益的是全體企業用戶。”

BAT競爭云平臺

BAT之間,正在醞釀一場關于云的戰爭。

據記者了解,騰訊云、阿里云和百度云之間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國內的云服務供應商包括騰訊、百度、阿里等公司都是基于自己公司的特點布局自己的產業鏈。”哈爾濱工業大學互聯網行業專家陳剛分析。

“而圍繞云的爭奪,百度已經搶得先機。百度的長處在于終端客戶流量大,云盤做得出色;而騰訊云側重點是在努力構建產業生態圈,騰訊試圖把云服務同騰訊開放平臺結合起來,打造一個涉及用戶引入、商業模式、營銷渠道的生態圈。與此同時,阿里云則是基于自己建立的電商體系下的平臺,通過技術的積累而不斷圈地擴張。”陳剛進一步解釋道。

阿里巴巴招股書顯示,云計算業務在去年前九個月的收入是9000萬美元,占總收入的1.4%。此外,5月16日,阿里巴巴宣布開啟首個香港數據中心,拉開了阿里云計算業務在海外布局的序幕。此前,阿里巴巴已在杭州、青島和北京建立了數據中心。

“隨著阿里巴巴旗下網站交易量的增加,數據管理服務可能會成為其未來的重要業務。”業內分析師認為。

在向業界推出云服務的速度上,騰訊明顯落后于前兩者,是三巨頭中最晚開放的。作為后來者的騰訊同樣不甘示弱,希望借助社交圈取得“船票”。

“從業務層面來看,騰訊云與阿里云更加接近。從吸引客戶的方面來看,未來這兩家將會在價格、彈性、規模和穩定性方面有更直接的比拼。”北京融信優貝江智東告訴記者。

“騰訊獨有的社交數據資源,是我們可以和同行業進行差異化競爭的資本。”騰訊云總經理陳磊表示,借助騰訊QQ、微信等平臺,社交推廣、用戶基礎和游戲變現能吸引不少游戲和娛樂類的開發者。

“騰訊做云服務其實很早,不過騰訊的開放是漸進式的。”陳磊認為,騰訊的思路是先通過內部的測試以及邀請少量開發者使用,來逐步發現云服務的問題,最終開放之后才能達到良好的用戶體驗。

“對于騰訊云而言,最大的挑戰來自其未被驗證的穩定性,目前中國云服務的現狀并不好,從速度到售后服務都飽受詬病,讓不少中國開發者對云計算的使用抱有懷疑。”陳剛表示。

互聯網專家曹悅平認為,隨著騰訊移動開放平臺計劃的施行,將會有不少開發者能享受到騰訊帶來的海量用戶,隨之而來的就是其服務器、存儲以及帶寬資源壓力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