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4-05-16 10:50:54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這是兩段樸實的創業筆記,作者是王信文,2009年南京大學本科畢業,2009年9月到2013年3月在騰訊上海的互動娛樂部門工作,2013年3月到現在和幾個前同事一起創立了莉莉絲游戲(手游刀塔傳奇是他們后來的創業作品)。
偶然間看到了他2013年剛創業時寫的兩篇創業筆記,于是摘選整合了一下,發出來,大家一起學習學習。
第一篇寫于2013年7月1日,摘選如下:
幾個月前我離開了“全國最大最俗氣”的互聯網公司(騰訊),糾集了昔日的三兩同窗好友,開始了全新的創業生活。目標是做一個不大且不俗氣的移動互聯網公司。
說到這里,一般會立刻被問及兩個問題:一是“何來勇氣放棄可觀的收入和穩定的生活?”,二是“公司現在做的怎么樣?”
何來勇氣放棄可觀的收入和穩定的生活?一,人生太短,不做點牛逼的事,或者不至少嘗試做點牛逼的事,到快死了一定后悔。二,就算失敗了也沒啥,既不會餓死,女朋友目前看起來也不會跟別人跑,太陽也一樣會每天升起。
公司現在做的怎么樣?公司已經有10個人。剛開始,還不知道會怎么樣。但不知道為啥,每天特開心。
第二篇寫于2013年12月11日:
自今年(2013年)3月從騰訊離職創業,轉眼已是大半年。這半年多經歷了很多,有了很多新想法,于是有了這個“創業之后知道的事”系列。只要有料就會一直寫下去。今天專門講講那些跟錢有關的事兒。
一、時間就是金錢,有時候比錢還值錢
剛開工的時候買辦公電腦,我心想創業公司應該省錢,就把機箱CPU硬盤內存顯卡買來自己裝。雖然“科班出身,基本功扎實”,但因為缺乏經驗,裝一臺機器要花費足足半天時間。于是我上網百度了一番,發現選擇上門裝機服務,裝一臺要100塊,裝好了送過來要花50塊。如果我用這半天時間做點產品設計,亦或寫幾行代碼,創造的價值又何止100塊!算了算以前在騰訊的工作,公司為我每天的工作付出大于1000塊,這還不包括我為公司創造的“剩余價值”。所以想要通過自己裝機來省錢的行為是多么幼稚啊!
為什么這么簡單的道理以前沒想到?大概是以前給別人打工,時間是“別人的時間”,錢也是別人的錢,所以也就沒那么在乎,打個醬油半天過去了幾百塊也照樣到手。現在自己創業,時間變成自己的,所以時間變得更加“值錢”了。“時間就是金錢”,以前聽起來是句廢話,但這下感受卻如此真切。
二、省錢有時候是浪費錢
我們在做的手機游戲,美術工作量非常大,不可能全部由公司的同事畫,所以會把一部分美術“外包”出去。在挑選了數十家外包后我選定了其中一家,開始談價格。我想盡了各種辦法砍價,甚至還專門讀了我以前連瞄一眼都不屑的《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這樣的“實用工具書”。我把外包商的報價砍掉一半。外包商雖然老大不情愿,但最終還是接受了,所以我很得意,心想自己的魅力還是不減當年。可是看到了外包提交的作品我才傻了:質量比當初試做的時候相去甚遠,幾乎不可用。我考慮了幾天,決定讓外包返工重做,并且承諾按照他們最初的報價來支付。返工后的作品果然就好多了。
為什么表面省了錢的買賣但事實上卻是浪費?我仔細想了想,發現了一條規律:如果是標準化商品,能省則省;如果是購買服務,那么想省錢常常不會取得好效果。(創業那些坑注:就是要“對人一塊一,對物九毛九”,對人要超出期待,對物要貶值對待)說白了是購買外包商的服務,價格決定投入度從而決定質量,跟我在京東易迅買流水線生產的蘋果三星不是一回事。
說的更遠一些,對待自己的員工也一樣,創業公司并不代表要低薪。相反,如果條件允許,應該給員工高于市場價格的薪水,提高他們對工作的滿意度,讓他們心甘情愿地為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務”。
三、有錢的人很多,拿誰的錢很重要
尋找投資是大部分創業團隊的必經之路,我們也不例外。今年三四月我們出來創業的時間點,正是手游市場資本很熱的時候,加上我們的團隊背景還算不錯,所以在尋找投資時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我先后見了六七個投資人或投資機構,大部分都表示愿意投錢。但是錢跟錢的差別很大,選擇誰的錢成了非常重要的問題。我曾戲言,找投資就像找男朋友,有錢是必不可少,但是男朋友除錢之外的東西也很重要。被資本追逐的過程也好像上大學的時候被人追,感覺很美妙。不過也要清醒地分析,追自己的那個人與自己是否價值觀一致、氣場相合、目標統一,切不可只因為有錢就盲目地投懷送抱。我曾經跟一個投資人說:”我們就是要做好玩的游戲,收入應該放到第二位去。“此投資人聽完甚為吃驚,之后就再也沒聯絡我。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避免“站隊”。互聯網巨頭就那么幾家,大的渠道也就那么幾家,之間或多或少都有些競爭關系,有些關系特別不好的還經常打架。如果跟其中一家沾上些血緣關系,那么也意味著日后再想跟他的敵人合作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四、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大問題,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正確地花錢”
在大公司工作,每天想的是怎么把老板交給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讓老板覺得爽,要解決的是“怎么做”的問題。自己創業,沒有人會告訴自己該做什么,只能自己告訴自己,所以要解決的是“做什么”的問題。如果拿游戲做類比,前者是劇本已經寫好的RPG游戲,跟著劇情走就行,而后者則是個非常開放的策略經營類游戲,一切劇情都得自己編排。
有段時間項目進展緩慢,我和我的創業伙伴們經過討論,發現原因是游戲動畫制作速度慢,成為整個項目瓶頸。招新員工能解決問題,但是創業公司招人困難,短期內很難招到合適的人。用外包也能解決問題,但是外包公司在外地,而動畫制作需要跟設計者頻繁和有深度地交流,才能做出高質量的作品。怎么辦?我前思后想,決定跟外包公司的老板商量,讓他們的員工直接從外地飛來上海和我們一同辦公。我們解決路費和食宿,并且支付可觀的派駐費用。結果外包公司老板欣然答應,項目進展緩慢的問題也被迎刃而解。公司支付了很多額外的費用,但這筆費用非常值得:因為項目進展明顯加快,為公司節省了非常寶貴的時間——而如第一段所說,時間就是金錢。
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有段時間項目進度非常緊張,上線日期一天天逼近,但各個功能模塊進展緩慢。于是我和合伙人商量,用什么方法可以激勵團隊,增加同事們的戰斗力。我本來的想法是以加班補貼的形式給大家多發些獎金(因為那段時間加班非常厲害),但我的合伙人提議說,新的iPad不是剛出了么,給大家發iPad吧。我一聽這個主意甚妙:公司花的錢差不多,但是新的iPad非常酷,比起干巴巴的打到銀行卡上的數字,更加具象,更容易被理解,激勵效果更佳。于是我向同事們承諾,如果項目可以按時上線,就送給每位同事iPad作為項目按時上線的紀念。結果我不說你也知道了——團隊深受鼓舞,項目如期上線,每個同事都收到了全新的iPad。更酷的是,每個iPad后面都用激光鐫刻了員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