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第三方支付,可能聽上去挺陌生,其實,我們上淘寶、天貓用的支付寶就是典型的第三方支付。
未來,將有更多的用戶通過手機在網上購物、訂餐、打車、訂電影票、交水電費等,而這些都需要在網上完成支付,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購物節中,不少人都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細節:今年“雙十一”手機淘寶的成交額達到了53億元,而去年“雙十一”僅9.4億元,是去年的5.6倍。另外,支付寶手機支付額突破了113億元,手機支付寶用戶過億……在移動互聯網支付飛速發展的背后,是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正在走向金融支付中心舞臺。
今年以來,騰訊推出微信銀行、支付寶錢包升級、以各大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紛紛加入第三方支付戰團……種種跡象表明,互聯網支付大戰已經打響。
兩強之爭
阿里巴巴與騰訊首次交戰
1
日前,在一個有關移動互聯網的論壇上,馬化騰的話擲地有聲:“移動互聯網不只是延伸而是顛覆。”讓馬化騰如此充滿自信的,無疑是擁有6億用戶的微信。“如果沒有微信,我們現在根本就擋不住。”
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微信,在移動互聯網支付領域,財付通肯定難敵支付寶,但有了6億用戶的支撐,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錢包的勝負還不得而知。
10月16日,支付寶宣布,“支付寶錢包7.6”手機軟件將于10月底推出,將融入離線支付、轉賬動態表情、拍卡支付等支付技術。值得注意的是,新版軟件將正式推出“公眾服務”,即接入銀行、電信運營商、飲食企業以及醫院掛號服務等生活服務的商家。另一方面,騰訊公司旗下的微信也正通過財付通發展其支付功能,相關功能與支付寶趨于同質化。
阿里小微國內事業群總裁樊治銘則直接“炮轟”微信在安全問題上有重大漏洞。
從阿里不斷“炮轟”微信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將騰訊作為了在移動互聯網支付領域的最大對手,這也成為阿里巴巴和騰訊這兩大互聯網巨頭首次面對面的交鋒。
艾瑞咨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第三季度包括移動互聯網支付的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42萬億元,環比增長26.7%。其中,支付寶占據48.8%的市場份額,微信支付背后的財付通以18.7%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
一名業內人士指出,支付寶和微信各自擁有自己的優勢。支付寶錢包在支付方面具有優勢,金融屬性更強,用戶通過該軟件進行金融支付和理財,對安全性的認可度較高,更適合銀行機構參與其中。據支付寶提供的數據,支付寶錢包的下載量已超過1.3億,而支付寶賬戶早已超過8億。
微信App在用戶黏性上更具優勢,微信支付目前是眾多社交軟件中用戶黏性最高、活躍度最強的,大部分人都會和朋友、家人、客戶保持實時溝通,并保持著較高的使用頻率,而未來手機移動支付將承載更多離線支付(020)元素。
多方混戰
銀行電信商入侵網絡支付
2
在過往,銀行刷卡消費的優勢更多體現在線下,網上支付幾乎被第三方支付所壟斷。但現如今,銀行也開始真正重視起網絡支付市場,過去因為讓出市場而讓第三方支付野蠻生長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以某銀行推出的一款APP手機客戶端為例,除了可以使用自己的銀行卡進行業務處理外,通過該APP平臺,各大銀行的銀行卡都可以直接進行繳費。據了解,該軟件的繳費功能目前涵蓋了水、電、燃氣、加油卡、手機充值、有線電視、通訊費等共8大類、約300余項日常繳費所需的項目。而這一領域,正是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機構早已進入的市場。
據記者了解,目前絕大多數銀行均已開通了類似的支付平臺。
此外,各銀行還紛紛入駐支付寶錢包和微信銀行,如支付寶錢包中可添加的銀行類公眾賬號已包含了13家全國主要商業銀行,且未來還會與更多銀行洽談合作。
另一方面,發展微信銀行的也不在少數,如招行、建行、光大、中信等十余家銀行也紛紛開通了自己的微信銀行。
“支付寶、微信這些互聯網企業目前掌握了移動端入口,用戶活躍度高,各家銀行為了實現多渠道接觸客戶,也必須與其合作,第三方支付的手機應用已成為銀行不得不接受的選擇。”一位股份制銀行電子銀行部負責人說道。
此外,今年6月9日,中國移動和中國銀聯支付平臺正式上線,共同推出了移動支付聯合產品———手機錢包。
一時間,以支付寶為代表的傳統第三方支付企業、以各大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還有以微信為代表的外來者在手機支付領域開始了大混戰。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預計到2015年,我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13.92萬億元,互聯網支付注冊賬戶規模達到13.78億戶,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7123億元。“屆時,將有更多的用戶通過手機在網上訂餐、打車、訂電影票等,而這些都需要在網上完成支付,市場潛力可想而知。”該人士說。
記者體驗>
第三方支付,3分鐘搞定
記者打開了一個購物網站,注冊并綁定了銀行卡后隨機購買了一款商品(記者購買的是書籍),在下單之后記者選擇了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直接鏈接到其安全支付服務器上,在支付頁面上選擇自己適用的支付方式,點擊后進入銀行支付頁面進行支付操作,完成付款后就等待賣家發貨了。整個過程除了注冊綁定銀行卡需要短信和密碼驗證稍費時間外,不到3分鐘就完成了一筆交易。
業內點評>
網銀支付VS第三方支付
一位資深人士針對記者的三方支付體驗情況分析了網銀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的優劣勢。
網上銀行支付方式的優勢在于方便快捷、高效安全。其劣勢在于只能在安裝了證書的電腦上使用,比較麻煩,且受地點的約束。
第三方支付優勢在于比較安全、支付成本較低、使用方便,而且支付擔保業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付款人的利益。而其劣勢在于,第三方支付是一種虛擬的支付模式,需要其他的實際支付方式完成實際交付層的操作(如網銀支付)付款人銀行卡的信息將暴露給第三方支付平臺,如果這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信用度或者保密手段欠佳,將給付款人帶來危險。
第三方支付可能成為
金融支付核心平臺
“未來,隨著強勢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有可能出現這一支付平臺壟斷客戶群的狀況。在這種模式下,各家商業銀行的網銀品牌都會弱化,客戶核心的支付體驗都是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完成。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支付平臺會積累大量的核心客戶數據,從而完全改變目前‘第三方支付提供通道,銀行掌控核心客戶數據’的合作模式。目前,坐擁海量客戶群體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顯然已經具備與任何一家銀行掰手腕的實力。就以支付寶6億多的注冊用戶、突破30億元的日均交易額來說,一個‘余額寶’的強勢吸金能力就讓銀行大佬們不寒而栗。由此可見,‘第三方支付’其想象空間會有多大?”一名業內人士說。
關于第三方支付
什么是互聯網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客戶在電子商務網站上選購商品,最后決定購買,買賣雙方在網上達成交易意向、選擇利用第三方作為交易中介,客戶用信用卡將貨款劃到第三方賬戶,第三方支付平臺將客戶已經付款的消息通知商家,并要求商家在規定時間內發貨,商家收到通知后按照訂單發貨,客戶收到貨物并驗證后通知第三方、第三方將其賬戶上的貨款劃入商家賬戶中———交易完成。
第三方支付發展的三階段
根據第三方支付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線下支付、線上支付和正在興起的移動支付。
第三方支付產業早在銀聯網關之前就已建立,如北京地區的首信,屬于早期的互聯網支付網關企業。
2002年3月,中國銀聯的成立解決了多銀行接口繼承的問題,使異地跨行的網上支付成為可能。2005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規模達到了152億元。支付寶、易寶、財付通等多家實力強勁的第三方支付廠商的逐步加入。
2011年,央行分3批頒發了101家《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法律地位得到了國家的正式認可,并開始在央行的監管體系下發展。
電腦上用支付寶轉賬
將收手續費
支付寶近日低調發布公告,從2013年12月3日起,在電腦上進行支付寶賬戶間轉賬,將收取手續費;而支付寶錢包在推廣期內將一律免服務費。昨日,支付寶在官方微博中重申,支付寶錢包進行賬戶間轉賬,將繼續免費,并且沒有限額。
從12月3日起,在電腦上進行支付寶賬戶間轉賬費率為按每筆交易金額的0.10%收取,0.5元起收,10元封頂,原有的費率及免費轉賬額度將被取消。這就意味著,目前支付寶賬戶間可享受的每月20000元的免費轉賬額度,也將被取消。
不過,即便如此,使用支付寶賬戶進行轉賬費率仍然比銀行要低。一般情況下,銀行ATM轉賬手續費大都在0.5%—1%之間,最低1元起收,最高50元左右封頂。
東莞網站建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