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5-07-08 09:46:12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網絡信息泄露問題仍困擾著人們。7月7日,記者從市場分析 公司G Data最新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移動惡意程序報告中獲悉,安卓平臺(Android)每天有將近5000款惡意程序出現,該報告數據還披露,惡意程序總量 較去年第四季度增長了6.4%,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1%。
●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實習生 王思思
一季度新增惡意程序50萬款
近日,市場分析公司G Data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移動惡意程序報告,該報告中數據表明,共發現新生惡意程序50萬款,在Android平臺每18秒就有一款嶄新的惡意程序誕生,每天大約有5000款左右。
據介紹,相對于iOS平臺來說,Android平臺更容易被嵌入惡意程序或應用。此前曾有報告消息稱97%的惡意程序都針對Android設備。根據此次報告數據顯示,惡意程序總量較去年第四季度增長6.4%,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1%。
據互聯網維權知名律師趙占領介紹,工信部曾發文規定,移動終端產品廠商在產品銷售前,需要經過入網檢測、入網許可,而獲得入網許可時會檢測產品是否存在以下問題:第一,不能擅自收集用戶隱私、個人信息;第二,是否擅自調用通信功能;第三,是否存在法律法規里禁止的內容。
“現在的問題是,有些入網檢測后獲通過的軟件,它可能還會吸費或者搜集用戶隱私,也就是說它們入網檢測時可以規避檢查。”趙占領指出,另外,還有很多軟件不是預裝的,是使用過程中用戶直接或間接下載,用戶直接下載的但又可能威脅信息安全的,目前國內還沒有相關法律去規范。
據介紹,惡意軟件攻入設備,主要目的是竊取數據,損壞設備或打擾用戶等。攻擊者欺騙用戶使之安裝惡意程序或利用設備漏洞獲取未經授權的遠程訪問權限。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惡意軟件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中最嚴重的安全問題之一。
事 實上,隨著基于網絡信息技術的即時通信、社交網絡、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進入人們日常生活,網絡和信息安全所受到的威脅也與日俱增。中國國家信息安全漏 洞庫NVD)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6月份新增安全漏洞637個,日平均新增漏洞數量約21個。截至6月底NVD漏洞總量已達 76268個。
專家建議構建系統保障體系
互 聯網時代,信息安全如何保障,網絡安全體系如何建立?對此,記者獲悉,本月初,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的閉幕會,高票通過了新國家安全法。該法提出 要構建安全保障體系維護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專家指出,只有從法律體系、自律機制、管理標準、組織機構、技術應用等多個層面構建起立體協同、動態發展 的個人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才能從根本上遏制我國個人信息安全的系統性風險。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肖鳳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網絡空間的核心技術、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包括大型服務器、光纜系統及其相關硬件設施設備和軟件系統,以及金融、電信、能源、交通等國計民生重要行業的網絡和信息系統,它們的安全無疑是網絡和信息安全的基礎和關鍵。
趙占領指出,要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用戶首先自己不要隨便下載,若要下載,建議通過一些審查比較嚴格的商店去下載應用軟件,同時下載口碑比較好的、知名的應用軟件,因為它們在收集和保護個人信息相對比較規范。
趙占領強調,對于在手機上使用網銀和網購賬戶的用戶,需要有安全防范意識,掌握一些安全防范的知識,避免手機中毒或操作不當泄露個人信息。“有些應用軟件偷偷收集用戶個人信息,一般的用戶沒有辦法防范,這主要靠執法機構,加大執法檢查的力度。”
“提高網絡和信息安全保護能力不能僅靠某些方面單打獨斗,必須構建涵蓋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各個方面的安全保障體系。”肖鳳城教授也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