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5-06-12 09:17:19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曾國藩的“花未開全月未圓”,另一個意思相近的也叫“法乎其上”。這是馬云管理阿里這一龐大生態的密碼。
曾國藩生平最喜歡的一句詩,叫“花未開全月未圓”。
馬云去美國,多少有些這個意思。
這一次美國之行,馬云的安排甚緊:6月8日,《華爾街日報》刊登了馬云的一封公開信,他說中國將成為美國中小企業的下一個希望;6月9日,馬云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發表主題演講,這是美國最重要的一個公共論壇;而6月10日,馬云在芝加哥與美國運通CEO進行對話。
行走美國,毫無疑問又是阿里集團的一次宣傳路演,除了董事長,馬云也是阿里的首席溝通官與推銷員。除了介紹阿里的歷史、業務,扶植美國中小企業與中國市場互通有無一直是馬云所重復強調的。這是一句即是現實又政治正確的漂亮話。
2014年的IPO前夕,馬云便開始了他的寰球商旅拜訪,德國、迪拜、韓國等等,現在他又一次來到紐約,美國。這一次馬云說,如果重來,寧愿不去IPO。
當然,馬云的此番言論也只是一番情緒表達。感慨之外,也有深意。其實,以阿里集團的體量與業務規模,必須IPO,必須成為一家公眾公司,這倒并非融資的 問題,而是形勢如此。事實上,馬云也被形勢所裹挾。同樣的,IPO之后,他必須與往常一樣,承擔起現在的任務,與美國投資者與公眾溝通。
形勢比人強,形勢逼人強。大抵如此。
馬云寰球商旅的一幕,其實阿里創業早期,甚至是他做中國黃頁時也是相似的,只不過,那時候的馬云與他的同事,奔波在中國各地,現在馬云卻要奔波全球。在其位,某其事,沒有身后身,只有眼前路,回頭無岸,創業也好,人生也罷,總是如此的,永遠在路上。
曾國藩的“花未開全月未圓”,另一個意思相近的也叫“法乎其上”。
“法乎其上”用管理學的術語,叫愿景為先。這是馬云管理阿里這一龐大生態的密碼——他為阿里這家公司設定了做102年歷史的愿景,愿景之下,便是不能自甘畫地為牢,這也意味著,為了目標的達成,公司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挑戰、顛覆自我。員工也一樣。
阿里的價值觀中,最重要一條是“擁抱變化”。事實上,“擁抱變化”在阿里的業務層面也是表現十分明顯,阿里創業以降均是如此:從最初的B2B業務,到淘寶B2B2C,再到天貓、支付寶,現在又有了云計算、菜鳥物流等等。
水無常形,但始終奔向大海。對馬云而言,他的治理法則便是,“擁抱變化”的同時,始終鎖定102年歷史的愿景以及那句朗朗上口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一使命。
阿里的愿景為先,自我顛覆,體現在這次美國之行的,核心便是阿里、淘寶、天貓、阿里云等等業務的國際化。
馬云的美國之行,如同當年的西湖論劍一樣,都是借勢,順勢推銷阿里,只不過這一次外星人的舞臺換成了美國。
當然,馬云也的確有站在紐約經濟俱樂部講臺上的底氣。淘寶與天貓上,馬云為美國中小企業13天賣出168噸車厘子、一天10159份冰淇淋,而美國阿拉 斯加的海鮮僅僅一周的銷售量便超越了沃爾瑪山姆會員5個月的銷量。目前通過天貓國際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商家近150多家,除了大名鼎鼎的蘋果、亞馬遜、 Costco 之外,更多的也是中小企業。
上個月,阿里任命張勇擔任新CEO,張勇向全體員工講話指出,“全球化是公司的優先發展方向”。這一次,馬云為阿里全球化設定了一個目標,希望阿里來自中國以外的收入超過50%。現在這個比例僅有4%。
與IPO時路演一樣,馬云美國行也是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原本最多可承載800人的演講現場,最后被滿滿擠進了1200人。馬云將籃球與乒乓球的差異,描繪成美國與中國的差異——美國打籃球很棒,幫助大企業;中國就要打乒乓球,幫助中小企業。
其實,馬云這一次美國之行,概述起來一句話:阿里是無害的,我們要全球買、全球賣。
我在想一個問題,如果幾年后,阿里的“DT戰略”、“全球買,全球賣”都一一實現后,屆時,外星人馬云會給阿里巴巴設定怎樣的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