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欧美在线,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看看的在线视频国产,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19

金站網
搜索
打造經濟升級版 軟件業成硬支撐

發布時間 : 2015-05-28 09:07:27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打造經濟升級版 軟件業成硬支撐

       精準的個性化服務、強勁的創新能力、廣闊的市場前景,再加上在服務“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以及共建“一帶一路”中大有可為的空間,讓軟件產業有了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動力,也有了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中大展身手的可能——

        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以下簡稱“軟博會”)5月27日在北京開幕。超過600家國內軟件廠商全面展示了軟件產業支撐服務“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等取得的新成果。

        作為行業最高規格的展會,今年“軟博會”的主題“軟件定義世界,兩化深度融合”正是軟件行業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鮮明寫照。在開幕式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軟件是信息通信產業的核心與靈魂,是提升國家信息化水平、支撐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和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力量。2014年,軟件業務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20.2%;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占軟件業務收入比重超過50%。

        專家表示,隨著更多軟件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軟件業正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作用。

        貼身服務直擊痛點

        浙江杭州康帕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電腦銷售的中小企業,其CEO史楠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此前最讓他頭疼的事就是“出差回來,各種請假、報銷審批單一大摞”。如今,這些流程都可通過一款叫“釘釘”的軟件在手機上輕松完成。“釘釘”負責人陳航表示,這一產品是他們調研了上千家中小企業的迫切需求后研發出來的。“我們希望能用軟件服務為中小企業帶來高效能。”

        康帕斯和“釘釘”的故事,其實反映的是“互聯網+”大背景下,軟件企業從單純產品提供商向服務商的轉型。如同消費互聯網對普通網民“無微不至”一樣,過去諸多很難得到精準解決的痛點,在貼心服務中不斷得到解決。數字顯示,軟件產業服務化趨勢明顯,2014年,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占軟件業務總收入比重超過50%,與傳統軟件產品17.6%的增長速度相比,數據處理和存儲類服務2014年增長速度分別達到了22.5%和22.1%。

        5月26日,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就表示,軟件架構正在出現顛覆性的變革,變革的方向是如何更好地面向服務、面向應用。軟件正在對生產模式和組織形式帶來明顯變化,如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也在對經濟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業務系統進行重新定義。

        軟件廠商在拓展服務范圍,貼近用戶需求上,找到了兩個突破口。一是“釘釘”們折射的移動互聯網思維,但其主要針對中小企業。對于大企業而言,云則成為軟件轉型服務的另一突破口。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混合云”是今年浪潮發力的重點。“當下,企業不再是封閉的。要將企業、供應商、客戶等生態鏈中的所有成員連為一體,公有云是重要選擇。但與此同時,私有云在安全可控等方面仍有不可取代的優勢。如何才能滿足更多客戶需求?軟件企業就要探索同時支持私有云、公有云的混合云部署模式。”

        不過,這些還不是軟件企業為深度“兩化”融合提供的全部。工信部電子一所軟件與信息服務研究部主任李德升在軟博會上表示,軟件企業未來的服務趨勢,將是加快制造業轉型,通過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加速制造業智能化。

        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李德升提供的兩組數字讓人印象深刻。“《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IT產業輻射指數從2010年的41.8提升至2014年的50.1,軟件產業在‘兩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精準農業和金融領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與此對照的是,軟件產業創新指數也從2010年的53.3上升到2014年的62.2。”

        如果說“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出臺,為軟件企業服務傳統產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那么,真正讓市場變成現實蛋糕的,則是軟件產業不斷增強的自主創新能力。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軟件著作權登記數量首次突破20萬件大關,達21.8萬件,同比增長33.12%,上升趨勢非常明顯。這意味著我國企業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競爭實力穩步增長。

        軟件企業的創新能力來自于資本市場的活躍。以北京為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軟件處潘登介紹,2014年北京軟件行業投融資案例共計447起,是2013年的4.2倍,投融資規模達213億美元。“同時,軟件企業獲得的AB輪融資占比從2013年的23.1%攀升至42%。”潘登說。

        在更多業內人士看來,中國軟件企業的創新能力還來自于模式創新和人才紅利。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金融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靜在軟博會互聯網金融技術創新論壇上表示,互聯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其中一大突破就是利用互聯網交易數據,建立起了中小企業的信用誠信評價體系。獵豹移動CEO傅盛則表達得更加直白:“我們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免費軟件模式,在體驗和功能上,都領先于國外廠商的收費模式。在人才方面,中國軟件企業可以在一年內雇1000個工程師,而硅谷只有超級公司才有能力做到這一點,軟件的下一個階段將是‘中國創造’。”傅盛的話并非“狂言”,財報顯示,獵豹一季度移動收入同比增長584%,達3.7億元,71%的用戶來自以歐美為主的海外市場。

        來自行業主管部門的聲音,進一步釋放出支持軟件企業創新的積極信號。苗圩表示,工信部將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瞄準國家戰略和產業急需,發揮大國大市場優勢,鼓勵支持軟件企業和工業企業跨界融合、協同創新,力爭在基礎軟件等重點領域突破一批核心技術。推動軟件公共服務平臺、創客空間、創新工廠互補,創建一批專業化、網絡化的“眾創空間”,激發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