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欧美在线,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看看的在线视频国产,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19

金站網
搜索
到家之“重”:外賣的服務閉環

發布時間 : 2015-05-18 09:25:25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到家之“重”:外賣的服務閉環

  上海醫藥欲與京東聯手發力醫藥電商。

  到家美食會——這個外賣領域的“極端分子”如何在競爭中出位?其重模式與差異化定位優越性如何得以體現?又如何接連獲得晨興、鼎暉、北極光、京東與麥格理等注資?

  2010年,到家美食會(以下簡稱“到家”)成立時,外賣市場遠沒有現在的繁榮景象。

  當時,在麗華快餐工作已有兩年時間的孫浩發現,城市白領階層的生活方式、節奏在改變的同時,其需求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人開始更加重視外賣的品質和服務,而不僅僅是方便快捷——客戶需求從吃飽變成要吃好。

  他意識到,還有家庭用餐這一未被滿足的需求存在,而他所供職的麗華快餐,卻因為家族企業模式不能滿足新的市場需求,于是孫浩作出決定,辭去麗華的CEO位子,創立了到家。隨后,孫浩又找來前華友世紀同事魏剛出任到家副總裁,負責運營。

  魏剛在本地生活、團購等領域有經驗的豐富。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雖然無法準確給出具體數字,但整個餐飲行業外賣占比逐年提升,作為本地服務最剛性的需求,外賣的未來市場無疑具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間。

  他解釋,“未來生活市場的變化,外賣市場是最先被點燃。北上廣深和其他一線城市,大概可以摘出五六千萬典型客戶,他們生活壓力大,沒時間做飯,所以愿意購買時間和服務,他們就是外賣行業發展的推動者,每人每天要解決兩頓飯,所以市場規模巨大。”

  重模式

  如此誘人的外賣市場,吸引了美團、餓了么、百度等行業大佬的參與,燒錢、補貼等市場爭奪戰隨之打響,而到家卻拒絕加入燒錢大軍。魏剛表示,“雖然這是一個相當有潛力的市場,但反過來很多人實際上高估了市場,真實的市場其實沒有看到的這么大。”

  他補充說,“每個人都說自己每天有150萬單生意,這種數字在到家的概念里并不成立,因為簡單的盒飯并不能等同于外賣?,F在的市場更多是被補貼出來的虛假市場,我們實際上是在用放大鏡在看一個本身被放大了的數字。”

  與其他商家輕模式、快速擴張不同,到家堅持重模式的擴張道路。

  據了解,從2010年至今,到家服務已覆蓋北京、上海、深圳等九個重點城市。魏剛稱,“相對來說,到家雖然外賣擴張速度并不快,但是客戶粘著度高,且把握住了市場中最有價值的客戶群體。”

  在魏剛眼中,外賣市場并不是一個用錢買流量的運作模式。雖然理論上,2014年競爭對手的補貼應該會對到家造成比較大的沖擊,但他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到家的客戶增長率高過以往任何一年。

  在采訪中,魏剛稱,在2014年的補貼戰中,到家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其中,但是卻坐收了漁翁之利。競爭對手的資本成了市場的助燃劑,迅速點燃了有需求的人群,到家在被鋪展開來的市場中爭取到了最有價值的客戶。

  到家的“重”體現在自建物流團隊。與其他競爭對手多數依靠商鋪自己派送外賣方式不同,到家從成立伊始,就堅持建立自己的送餐團隊,形成一個服務閉環。據悉,目前到家共有近3500名員工,其中地面物流團隊數量就達到了3000人左右。

  重模式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而到家的商業模式已然獲得投資人的青睞。采訪中魏剛告訴記者,到家的整個融資過程相對順利。據了解,2010年到家成立后三個月就獲得晨興A輪投資,B輪投資機構包括鼎暉和北極光創投。而晨興創投也是麗華快餐的投資人,再投資孫浩創業也順理成章。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底,互聯網行業融資進入最低迷的時期,就在VC投資變得猶豫時,到家獲得了京東的C輪戰略投資1500萬美元。去年9月,到家又獲得京東和麥格理5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

  魏剛坦陳,“到家能夠獲得京東的投資,因為跟京東的模式有相通之處,京東的核心壁壘就是物流能力,因此京東更能夠理解到家的模式。”

  魏剛認為,到家投入大量資金、時間、精力建立的重模式,也是同行業其他競爭對手難以復制的。他告訴記者,諸多互聯網外賣公司等在經過幾輪燒錢之后,也逐漸冷靜下來,等待一個好的時機,調整自己的策略,不斷把自己的體系變得更加偏向于外賣行業,也有競爭對手正在考慮自建物流團隊。

  差異化

  與美團外賣、餓了么等相比,到家的定位確有不同。

  據了解,到家已擁有超過百萬的固定客戶,其中70%以上是女性,70%以上是家庭用戶,因為用餐場景的不同,到家大量的客戶存在于家庭、寫字樓之中,而不是校園。“我們的客單價能達到90-100元,而競爭對手的客單價能到50元就不錯,基本是十幾塊錢。”魏剛說。

  換言之,到家合作的餐廳更高端。據了解,除了所熟知的唐宮等高端酒樓和吉野家等快餐連鎖店外,到家也與擁有很好用戶口碑的中小型商家建立了合作關系。“到家會嚴格篩選合作伙伴,確實保證為用戶提供最優質的食物、最安全的食品。”魏剛說。

  魏剛表示,說服高端餐廳接入平臺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總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現在,餐廳老板已經轉變了觀念,他們想得很清楚。一般餐廳后廚設計都是超過餐廳堂食的峰值,而在翻臺等空閑時間,就可以把服務擴充出去,而不需要額外增加人力、房租等成本。”魏剛曾在本地生活與團購領域工作,與商戶溝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魏剛補充說,“我們合作很好的餐廳自己估算,到家等于幫他們開了幾家虛擬餐廳,他們線上的營業額已經是數倍線下單體的營業額,所以他們為什么不合作?我們的品質、服務不亞于餐廳,你還能給我的品牌帶來更好傳播,并增加流水,想明白的老板都不會拒絕這件事。”

  在魏剛看來,部分商家借助到家平臺,也無形中拓展了自己的業務范圍。他表示,不少餐廳的線上營業額已經占到堂食營業額的15%-20%,極大的降低了邊際成本,有些商家看準到家的合作價值,在餐廳建立初期就已經預估了合作額度作為經營指標來完成,甚至在部分餐廳后廚有專門為到家設置的櫥灶,這樣既保證了在用餐峰值時的出餐數量和品質,也減少了合作雙方的協作成本。

  線上業務的拓展,也為實體餐廳開拓了一個新的發展思路,已有餐廳表示在日后的發展中會參考互聯網的小而美特點,縮小堂食面積、更改餐廳選址,如此也能夠反過來促進外賣業務,可見,外賣在商家的接受度已經越來越高。

  對于這種雙贏的局面,魏剛解釋:“與團購理念不同,我們在與餐廳的合作并不會損害商家的利益,沒有混亂的價格體系,我們的價格與店鋪價格完全一致。另外,我們的合作是一種互補機制,在一些極端惡劣天氣中,堂食數量會減少,但是外賣數量就會上漲。等于無形之中,我們給商家多開了幾個虛擬線上餐廳,這種擴大流水,減少成本的做法當然也就促進了我們之間的合作。等于是商家、客戶、我們三方受益。這種模式更加健康。”

  對于到家來說,需要解決的是,如何提高非標準化服務的效率。而經過幾年的積累,到家也總結出豐富的經驗。“怎樣能讓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送更多單子,壓縮信息流轉時間,怎樣讓餐廳給你更快的配餐出餐等。”魏剛說。

  魏剛透露,到家的送餐人員會經歷嚴格的篩選,持續性的業務培訓。“一名優秀的到家配送員,一天內大概能夠接單三十多份,且保證以精確到分鐘的配送速度為用戶提供服務。從取餐到菜品送達餐桌,到家擁有自己的一套嚴格的流程,既能夠確保順利和商家對接,壓縮流轉時間,同時可以保證菜品的口感和食品安全。”他說。

  對于到家來說,如何維持和提升自己的服務品質將是未來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魏剛表示,上市對于到家來說,并不是一個急于實現的目標,目前,本地服務市場并沒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品牌和值得信任的品牌,而到家希望打造這樣一個品牌。

  他說,“我們會繼續把到家服務做成一個品牌,只有做好最基礎的工作才能夠談以后的橫向發展,才能面向更高的發展平臺。在堅持完善外賣業務的前提下,也許日后我們能夠看到到家下午茶會、到家飲料會等服務。”而這在資本市場,意味著更大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