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名美國健康專家提出的一個觀點在網絡上盛傳,他認為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維持生命,四分之三是維持醫生的收入。他解釋說有科學家研究發現,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我們日常生活中,“豐盛的晚餐”早已司空見慣,上述觀點聽起來令人震驚。那么,晚餐決定體重和壽命的說法,是否科學呢?
健康“驚悚帖”原聲回放
晚餐
決定你的體重和壽命!
美國一位健康專家說: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維持生命,四分之三是維持醫生的收入。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晚餐吃錯了,以下很多疾病就會找上身來。
1
晚餐與肥胖
據統計,90%的肥胖者緣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之晚上活動量小,能量消耗低,多余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積月累,肥胖也就形成了。
生活中不少正在進行節食減肥的朋友,忽略了晚餐節食的重要性,不吃早、中餐,晚上卻大吃一頓,以致身體越減越胖。
2
晚餐與糖尿病
長期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糖尿病。肥胖也會引發糖尿病。
3
晚餐與腸癌
晚餐若吃過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生有毒物質;加上活動量小、進入睡眠狀態中,使得腸壁蠕動緩慢,延長了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增加了腸癌發生的風險。
4
晚餐與尿路結石
人體排鈣尖峰值期在晚餐后四五個小時,若晚餐吃太晚,當排鈣尖峰期到來時,通常已進入睡眠中。于是尿液滯留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的鈣不斷增加,很容易沉積下來形成結晶體,長期積累就容易形成結石。
5
晚餐與高血脂癥
晚餐若采用高蛋白、高油脂、高熱量進食方式,會刺激肝臟制造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從而形成高血脂癥。
6
晚餐與高血壓
晚餐內容若偏葷食,加上睡眠時的血流速度減緩,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進而引起小動脈收縮,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易使血壓突然上升,也加速全身小動脈的硬化過程。
7
晚餐與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
晚餐的飲食若是偏向高脂肪、高熱量就可引起膽固醇增高,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另一主因,是鈣質沉積在血管壁內,因此晚餐的盛食、美食、飽食及過遲吃晚飯都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8
晚餐與脂肪肝
晚餐若吃太好、吃太飽,血糖和脂肪酸的濃度會加速脂肪的合成,加上晚間活動量小,也加速脂肪的轉化,極易形成脂肪肝。
9
晚餐與急性胰腺炎
晚餐暴飲暴食,再加上飲酒,極易誘發急性胰腺炎,嚴重者甚至在睡眠中休克、猝死。
10
晚餐與老年癡呆
若長期晚餐吃太飽,睡眠時胃腸及附近的肝、膽、胰臟等器官仍在運作中,使腦部不能休息,腦部的血液供應也不足,進而影響腦細胞的正常代謝,加速腦細胞老化。據統計,青壯年時期經常飽餐,老年后有20%以上的幾率會罹患老年癡呆癥。
11
晚餐與睡眠質量
晚餐的盛食、飽食,必然造成胃、腸、肝、膽、胰等臟器在睡眠時仍不斷地工作且傳遞信息給大腦,使大腦始終處于興奮中,進而造成多夢、失眠,長期下來易引發神經衰弱等疾病。
綜合網帖,略有刪減
揚子晚報真相調查
早飯不吃晚飯狂吃 小伙得了脂肪肝
昨天看了這個所謂美國專家提出的觀點,南京小伙(化名)小朱立刻想到了他自己。28歲的小朱畢業后就進了南京一家企業做銷售,一早起來要擠地鐵上班,早飯基本上沒有時間吃,中午由于公司所在寫字樓里沒有餐廳,大部分時候,他和同事們只能吃盒飯或者街邊的面條、餛飩,有時在外面跑客戶,也是匆匆打發掉了。請客戶吃飯通常都安排在晚上,有時一周有三四天,晚上都在外面喝酒應酬。由于白天吃得少,到下午四五點鐘就餓得慌,晚上吃起來也變本加厲。
大學剛畢業時,小朱還是只有130斤的清秀小生,工作五年后,雖然升了經理,但體重飆到了160多斤。去年同學聚會,大家都說他是變化最大的一個。單位組織體檢,醫生告訴他,他已經有了脂肪肝,血脂也不正常。
“說真的,我的食量也沒有增加多少。”小朱回憶起自己上大學那會兒,吃得也不少,米飯一頓要吃四五兩呢;但那時候喜歡運動,經常踢足球。他對自己的總結就是,晚上這一頓吃太多,另外就是缺乏運動。如今,小朱已經盡量減少在外吃飯的機會,不僅如此,他還辦了一張健身卡,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瘦身”。
專家
解析
“華麗的晚餐”,惹來一身病,有的病還致命
“對于大部分上班族來說,雖然都知道早飯很重要,但是沒有條件,早午兩餐都是隨便吃點,只有到了晚上,才會有充足的時間來準備晚餐。”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王春香告訴記者,所以,就會出現晚餐特別豐盛的情況,其實這樣的晚餐對我們身體的負擔也是比較大的。
大量食物進入身體后,血液中的血糖濃度升高刺激胰島素太量分泌。再加上人們沒有晚餐后運動的習慣,能量消耗很少。于是多余的能量就會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轉變成脂肪儲存在身體里。久而久之,不肥胖才怪。
油膩食物中的大量動物脂肪讓你的血液變得濃稠,并容易附著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粥樣斑塊。血管就像下水道被厚厚的油泥堵塞了一樣,變得不通暢,并會由此引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
目前也已經有研究發現,晚餐和腸癌的發生也有關系。專家說,晚餐若吃過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生有毒物質;加上活動量小、進入睡眠狀態中,使得腸壁蠕動緩慢,延長了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增加了腸癌發生的風險。
另外,很多人還有吃夜宵的習慣,除了引起消化道的疾病外,吃得太遲和太飽,還會引起人的生物鐘紊亂,導致失眠。
專家
推薦
三餐比例控制在3:4:3,多喝奶少吃肉
大家都知道這樣的一句諺語,“早餐吃得像國王、午餐吃得像公主,晚餐吃得像乞丐,就是告訴大家要合理分配吃飯的比例。”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王春香說,根據中國營養膳食指南,一天三餐攝入量比例,最好是“343”即早餐占3成、午餐占4成、晚餐占3成。
什么樣的晚餐才算是科學和健康的?專家說,首先要改變晚餐豐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習慣。在動物性食物的選擇上,應增加含脂肪酸較低而蛋白質較高的食物,如魚、禽、瘦肉等。盡量少吃或不吃油炸、燒烤類的食物。王春香主任說,對于原本體重已經超重的人群來說,晚上可以用一杯牛奶或酸奶取代肉類,攝取蛋白質。
第二,膳食纖維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或水結合能力,能增加胃內容物容積而增加飽腹感,可使晚餐少吃變得更容易。要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量,以谷類為主,增加玉米、燕麥等成分,食用油換成植物油。
第三,晚餐后半小時,可適當為自己增加一定的健身活動,比如快走或跳舞等。
另外還需注意的是,晚餐在7點左右吃比較合適,盡量少吃辣椒、大蒜、洋蔥等辛辣以及容易脹氣的食物,這會使胃產生灼燒感和消化不良的情況,影響睡眠的質量。
營養師的晚餐怎么吃?
餐前喝湯吃水果,不吃油炸燒烤類
“我平時晚上很少在外應酬,如果一定要在外吃不可,會在餐前先喝一點湯或者吃一點水果,這樣能減少熱量的攝入。”王春香主任說,另外在餐桌上多挑一些蔬菜來吃。
王主任說,她晚上在家里吃得都很清淡。比如,會將早上的一個雞蛋留到晚上去吃,做一盤西紅柿炒雞蛋或用它下面條吃。葷菜盡量選擇“白肉”,比如吃一小塊魚。另外,會多吃一些海藻類的食物,如海帶湯等。
另外,作為營養師,是堅決不吃油炸和燒烤類食品的,街頭的奶茶等飲料,她也從來不喝。
吃好晚餐,向健康看齊。營養專家總結的以下四個健康吃晚餐的方法,可以讓你的晚餐吃得更健康:
① 晚餐吃少,定量為好,不暴飲暴食。
② 晚餐時間在7點之前最有益健康。
③ 晚餐多吃素食,少吃葷食。
④ 少吃高脂、高熱、高鈣、易脹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