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ize.jpg]()
小米公司最近完成第五輪融資,公司估值一下躍升至400億美元的級別。報道稱,小米本輪融資由新加坡投資公司GIC領頭,國內外多家機構跟投。
2013年8月,小米以10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第四輪融資,融資額不詳;2012年6月,小米第三輪融資2.16億美元,當時的估值為40億美元;2011年底,小米第二輪融資9000萬美元,估值10億美元;2010年底,小米完成首輪4100萬美元的融資,估值2.5億美元。
五輪融資下來,小米公司的估值從2.5億美元,暴漲至400多億美元,4年時間增長160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當然了,各輪投資者也并不是漫天給小米公司天價估值,只要是投資機構,我相信他們一定按照最常見的市盈率方式,評估小米公司的價值。
今年11月初,小米公司籌集銀行貸款時,《華爾街日報》曾披露,小米2013年營收270億元,凈利潤5.66億美元(約合34.6億元人民幣)。
如果按照100億美元的估值,則投資機構給予小米公司約為18倍PE。對于快速增長的小米公司而言,這個估值并不算高。
最近才上市的阿里巴巴應該是中國市盈率較高的公司,目前約為55.6倍。機構們評估阿里巴巴2016年估值的市盈率在40--45倍PE之間。
如果按照同樣的市盈率計算小米公司的估值,那么400多億美元的估值也很合理。在400多億美元的估值,40倍市盈率之下,小米公司今年的年凈利潤約為10億美元。而小米公司完成這個凈利潤目標,似乎也并不成問題。
小米公司CEO雷軍曾經透露過這樣的信息:公司2013年含稅銷售額316億元,同比增長150%,手機銷售1870萬部。
按照雷軍的計劃,2014年小米銷售額將達到700億元,手機銷量達到6000萬部。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完成了330億元銷售,手機銷量為2611萬部。
如果雷軍的計劃完成,營收增加一倍,手機銷量增長3倍,那么,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小米公司利潤也會增長約100%。
日前小米科技入股美的集團,曝光了小米科技2013年的凈利潤,不到4億元人民幣。跟華爾街日報報道的小米公司的數據(約34.6億元人民幣)有很大出入。這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奇怪。小米科技應該是小米公司利用VIE架構進行利益控制的實體運營公司,但通過一系列關聯交易,小米公司應該是把大部分利潤轉移到了境外——那些稅率低的市場,進行合理避稅。
小米公司從MIUI出發,到小米手機,到小米盒子、小米路由器、小米電視,再到今天的小米空氣凈化器,一個圍繞手機而言的龐大生態系統正在構建。
如果這個計劃在中國取得勝利,并且能夠不斷在海外市場進行復制的話,我相信400多億美元的估值,還是遠遠地低估了小米公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