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4-11-07 09:41:52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在《默多克傳位戰》文中有這么一句話:
在英國,默多克不但擁有《太陽報》和《泰晤士報》,還擁有天空電視臺 39% 的股份,對這個國家的政治有著強大的影響力——誰獲得默多克的支持,誰就能贏得選舉。的確,不論誰當政,默多克都是唐寧街 10 號的常客,從上世紀 70 年代的撒切爾到 2010 年的卡梅倫,屢次得到驗證,因此,英國媒體封默多克為“王者制造者”,認為默多克是真正的英國首相制造者。
如今帝國依舊,雄風已衰,隨著竊聽丑聞的曝光以及社交媒體的興起,默多克這位“王者制造者”也已面露疲態,媒體集團之外的另一種力量也正以自己的方式影響選舉。
不知諸位是否注意到,在 Facebook 上的主頁新聞提要頂部設置了一個紅白藍的選舉按鈕,這個按鈕被稱之為選民擴音器,其實它早在 2008 年的美國大選上就已經出現了,今年 Facebook 決定將它推廣給每一名年滿 18 歲的美國公民以此鼓勵更多的人參與選舉。
與此同時 Facebook 還在一直進行新聞摘要實驗,希望借助某種算法為特定用戶推送更多新聞和問卷調查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選舉。
雖然 Facebook 發言人一再表示:
我們一直保持中立態度,我們鼓勵任何候選者、群體和投票者使用我們的平臺參與投票選舉,但我們并沒有利用自己的產品影響人們的投票行為。
但是對于 Facebook 會干擾選舉的擔憂從來沒有停止過,The Verge 的 sell Brandom 就曾在文中表示出像是“Facebook 的做法是否會影響選舉”、“Facebook 是否會將這種選舉影響力以廣告形式外包出去”、“我們是否進入了社交網絡競選的時代” 這些擔憂。
其中對于“Facebook 的做法是否會影響選舉”這點,sell Brandom 認為這和 Facebook 的產品受眾有關系,就好像如果它吸引了更多民主黨人士,而非共和黨人士參與投票,這同樣會影響選舉的平衡。
不過這種擔憂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此前 UC San Diego 的研究人員在一項調查中發現,社交媒體上即便是輕微的推動都會對選舉結果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信息直接影響了數以百萬用戶的政治自我表達、信息搜集和在現實中的投票行為。
大眾傳播中的“議程設置”可能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Facebook 或許無法直接決定選民的投票行為,但 Facebook 卻可以通過提供相關的信息來左右人們關注的重點和趨向,從而對投票決策產生間接影響。
最好的例子莫過于 2012 年 Facebook 那次涉及 60 萬人的秘密心理實驗。為了驗證情緒是否可以在社交網絡中傳播,當時 Facebook 通過算法調整和改變了 60 萬用戶的 NewsFeed,對其中一組用戶盡量移除他們所能讀到的負面消息,而對另一組則給予更多的負面消息。后來 Facebook 為此飽受指責。不過,在選舉這件事上,Facebook 表示,它不會偏袒任何一個黨派,只發布常規新聞內容。
當然,更重要的問題關乎于社交媒體的平臺屬性,由于并非傳統的中心化信息傳播模式,Facebook 的受眾構成、社交關系都是不同于現實世界中的圈子,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才最有可能影響選舉的結果。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的興起無疑讓資訊和信息更加透明、暢通,但我們并不能據此得出 Facebook 加速了政治民主的判斷。但無論如何,在參與公眾事件的過程中,擁有比大眾傳媒更復雜影響力的社交網絡正在成為越發重要的政治力量,而從這個角度看,坐擁 13 億用戶的社交帝國 Facebook 離下一個“王者制造者”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