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4-11-04 10:17:43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經濟學人》網站近日發表文章介紹了暗黑系電商網站的生存狀態。除去所出售的商品被法律禁止外,這些網站在運營上絲毫不輸給亞馬遜和eBay。
以下為文章全文:
電子商務史上的第一筆交易是由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完成的,但他們交易的物品卻是少量的大麻。隨后幾十年,隨著追蹤IP地址和支付方式等執法手段的加強,在網絡上進行販毒的行為受到嚴厲的打壓。
不過,隨著黑市購物網站Silk Road在幾年前的崛起,網絡販毒又有死灰復燃的趨勢。Silk Road可利用Tor的隱密服務來運作交易,而Tor的服務保證了網站用戶的匿名性。在該網站上,買家與賣家用一種名為比特幣的數字貨幣進行隱蔽交易。
隨著羅斯?烏爾布里奇(Ross Ulbricht)的落網,Silk Road也在去年宣告關門。調查人員認為,這位29歲的美國人就是“恐怖海盜羅伯茨”(Dread Pirate Roberts),也就是Silk Road的創始人。烏爾布里奇將于明年一月份在紐約接受審判,其被指控犯有入侵他人電腦、洗錢等多項罪名。有執法者認為,Silk Road的覆滅意味著網絡黑市交易的終結,顯然他們的判斷過于樂觀。
相反,大量具備亞馬遜和eBay功能的黑暗網站正在興起,以填補Silk Road消失所留下的空白。他們不僅具有令人驚訝的生存能力,而且所提供“商品”種類更加豐富,擴張手法也更加老練。
據互聯網安全機構Digital Citizens Alliance提供的數據,在今年1月至8月期間,在18家黑市網站上所販賣的商品數量從之前4.1萬種增加至6.6萬種。截至今年8月份,被視為繼承Silk Road衣缽的Silk Road 2.0還是此類黑暗網絡的霸主。不過,在近兩個月,Agora和Evolution兩家網站異軍突起,在規模上已經超過了Silk Road 2.0,其商品種類總和增加了20%,達到了3.6萬種。此外,這三家網站中任何一家的規模都比之前的Silk Road要大。由于目前市場規模尚未披露,也不知商品種類的增加是否意味著銷量的景氣。
在黑暗網絡進行交易的商戶規模不等,有些在一家網站每月的交易額達到數百萬美元,而有些則只有幾百美元。他們向網站支付注冊費用并繳納傭金,通常為3%至6%。買家則來自全球各地,他們購買的商品則是通過郵遞,這樣的方式一般可以保證貨品的安全,消費者的滿意度較高。
非法藥品和處方藥是上述類型網站最大的商品類型,其中一些賣家則是利用不法勾當掙錢的藥劑師。Silk Road 2.0運營者是公開的自由派,其主要經營大麻、粉末狀毒品以及藥丸。Agora的標志是一個全副武裝的土匪,其銷售的商品還包括武器,其主要市場是歐洲,因為當地有嚴格的武器限制法律。
三家網站中發展最快的Evolution則最沒有“操守”可言。雖然該網站像其他黑暗網站一樣禁止兜售兒童淫穢商品,但它銷售范圍更廣,包括被盜的信用卡、借記卡、醫療信息、槍支、偽造的ID以及大學文憑。Evolution所銷售的商品中有五分之一列入“詐騙”和“指南和教程”名目下,其中往往包含教授如何實施犯罪。一些人擔心Evolution快速崛起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一些網絡罪犯可能會現學現用,拿在網站上進行交易的無辜者開刀。
對于毒品買家而言,網絡市場提供若干優勢。他們不用冒著被捕的危險上街去購買毒品,這對于賣家而言同樣利好。近期的一份研究指出,Silk Road上三分之一的銷量或者更多被轉移到“新型的零售毒販”,這種市場的轉變“應該會降低暴力、恐嚇和恐怖事件。”
由于出現類似亞馬遜的五星評價體系,商品的質量往往更高。Silk Road 2.0上的每件商品平均有29條評論,高分也證明了可靠性。搖頭丸在該網站上尤其受歡迎,可能是街頭販賣的同類產品有時具有致命的雜質。黑暗網絡有數百個論壇提供關于不靠譜毒品和賣家的情報。美國聯邦調查局曾經在Silk Road關閉前進行了100次購買活動。一名探員作證稱,這些毒品純度相當高。
高評價是賣家的生命線。當顧客知道購買這些東西,若被騙無法獲得補償或仲裁時,信譽往往顯得尤為重要。一位要求匿名的DCA研究員表示:“這是極度的諷刺:一群互不認識的賊在賊窩里必須還得信賴對方。”
當毒品轉移至網絡銷售,主動權也就到了買家手中。一些大型售毒網站的客服和市場推廣與合法的零售商相似,他們會就技術問題做出迅速的道歉。特價商品買一送一、積分折扣以及促銷活動都是常用的手段。此外,這些網站還借鑒企業的通用做法,例如有使命聲明、條款及細則以及退款保證。誠如《暗網上的毒品》(Drugs on the Dark)一書作者詹姆斯?馬丁(James Martin)所言:“一切變得如此平淡無奇,就像是賣鞋一樣。”
這一市場也推動創新來防止詐騙。在Silk Road關閉后的數月自由競爭時期,數千名買家失去了本應該在第三方托管的比特幣。出現這種情況,要么是網站被黑客攻擊,要么是管理者帶著錢跑路了。隨之出現的辦法則是“多人簽名”托管,只要賣家、買家以及網站至少兩方的簽名,資金就可以進行轉移。一些網站現在還在嘗試通過邀請參與的形式打造一個值得信賴的買方和賣方社區。針對曾有比特幣被盜經歷的消費者,一些網站已經著手開始制定辦法令他們形成一個整體。
專注于出售被盜卡片信息的網站則展示其對顧客的友好姿態。一些網站提供驗證服務,通過被黑的商家帳號,允許賣家確認所購買卡片仍可使用。若所購卡片被拒,網站將自動返還向客戶收取的費用。這些被盜卡的售價從10美元至100美元不等。安全專家布萊恩?克雷布斯(Brian Krebs)則表示,有些網站喜歡根據所攻擊零售商的所在地大批出售銀行卡。賣家通常喜歡購買居住在附近的消費者銀行卡,因為若在離合法卡片持有者居住地點太遠的地方消費,進行付款時容易引起銀行方面的懷疑。在出售被盜銀行卡方面處以領先地位的要算McDumpals。
打擊這些黑暗網絡存在幾大難點,其中包括技術的復雜性、賣家和買家的分頭行事以及他們的流動性。可以說,打從Silk Road之后,被強行關閉的網站就只有ia。執法部門希望將目標鎖定在開源軟件Tor,但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尼古拉斯?克里斯汀(Nicolas Christin)指出,即使在技術上可行,也會造成“附帶傷害”,因為這種軟件有存在意義,其可以保護檢舉者的安全。
再者,處于網絡深處的潛藏者會繼續適應所生存的環境。《黑暗網絡》(The Dark)一書的作者詹米?巴特萊特(Jamie Bartlett)預測:“未來這類網站將不會Silk Road 2.0那樣集中管理,對于網站的商品、信息、支付以及回饋都將分開運營,因此不可能將它們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