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4-09-25 09:14:02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就在愛奇藝的“2014網劇行業論壇”舉行的前幾個小時,科技媒體上“劉春從愛奇藝離職”的消息開始迅速蔓延。對此,愛奇藝出人意料地大方承認,并稱“劉春工作室”的剩余人員并入馬東工作室,但官方對劉春離職的原因三緘其口,稱“原因只有問劉春本人比較合適”。然而人生本已如此艱難,哪個不識相的記者會要求劉春自己拆穿自己呢?
而正如愛奇藝那部自制劇所標榜的:人生需要揭穿——只不過這次就不勞當事雙方動手了。
據筆者所知,經過愛奇藝三亞內容推介會,劉春就要離職,但因挽留力度較大,故各方在公開場合對相關傳言均予以否認。不過在沉寂了小半年之后,優酷在成立合一影業儀式上就出現了劉春的身影(這與當初他跟愛奇藝曖昧的情景何其相似!)。但即便他表現得與優酷過從甚密,也無法就此確定劉春的下一站還會是視頻新媒體,因為有傳言稱阿里將向劉春工作室投資5000萬(愛奇藝同一天設立的“優秀劇本獎勵基金”總金額也是5000萬,巧合?),當然,劉春當天在微博上否認了阿里的投資(截圖為證)
巧的是,張小波是鳳凰聯動總裁,而鳳凰聯動是同一天愛奇藝網劇論壇的座上賓
作為一名曾經的傳統媒體人,劉春的轉型之路令人感慨。
2000年之前,劉春在央視的最后角色是《新聞調查》欄目的制片人,隨后于2000-2011年間在鳳凰衛視中文臺,先后策劃了《魯豫有約》《鏘鏘三人行》《鳳凰大視野》《名人面對面》等諸多知名電視欄目。
不得不說,劉春對于媒體發展大勢的把控非常敏銳。因為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崛起之初,他就已加盟搜狐任搜狐網總編,成為其新媒體職業生涯的起點。期間開始負責搜狐視頻業務,2013年7月,在張朝陽親自出任搜狐視頻的CEO之后,劉春升任搜狐視頻總裁,同時更傳出與時任搜狐視頻COO的鄧曄不和的消息。當年10月,搜狐集團宣布劉春離職。由于當天是搜狐視頻的《中國好聲音》第二季慶功發布會,面對記者“怎樣評價剛離職的劉春先生”的提問,張朝陽淡定地說:“劉春先生在搜狐門戶新聞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而對搜狐視頻沒有過多插手,他的離職對視頻業務影響不大。”
未知此番斷語,是否算對前搜狐視頻總裁劉春的負面評價?
經過2013年11月的眉來眼去,2014年1月的忸怩,4月的正式“在一起”,再到9月離職,劉春與愛奇藝的合作還不到一年時間,而以正式成立劉春工作室算起,更是不到半年。在此期間,劉春幾乎沒有出現在愛奇藝品牌圖片中,不知算是外界傳言的“被冷落”,還是早就“身在曹營心在漢”了。目前,至少可以確認以下幾條結論:
1、 劉春在搜狐視頻不僅過得很不愉快,而且離職之后他在搜狐視頻的努力還被張朝陽打了個F;
2、從2013年11月斥責媒體報道他加盟愛奇藝是“編造新聞”,到次年1月加盟愛奇藝,暗示雙方即將達成意向(但由于還在競業禁止期限內,雙方都極為低調),期間經歷了劉春叫價和愛奇藝壓價的過程。同理,今年4月以來“劉春轉投阿里”的消息也并非空穴來風,也許又經歷了另一輪叫價和壓價并談崩的過程;
3、愛奇藝和優酷之間的“撕逼大戰”由來已久,不容贅述。工作室的模式是雙方經營自制內容的方式之一,因此此番劉春出走,很可能是優酷與愛奇藝的人才戰開打的結果:彼時,愛奇藝剛從優酷將高曉松挖走,而優酷則將反擊矛頭指向被壓價后收入愛奇藝麾下的劉春,也是理所當然;
4、雖然愛奇藝方面承認了劉春的離職消息,但并沒有撕破臉,并稱還在繼續談內容合作。但筆者認為,未來雙方是否能保持“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了,但不代表我不愛你”的關系,取決于劉春是否落戶優酷。
愛奇藝在成立三大工作室之初,曾宣稱要制作近30檔節目,而今劉春工作室原本要做的《同居損友》和《心理罪》都還沒開拍,現已經交給愛奇藝工作室。目前以工作室形式加盟愛奇藝的,除O馬東之外,尚有高曉松、瘦馬、吳曉波,因此要說“工作室戰略出現危機”,未免危言聳聽——要知道,“工作室戰略”只是其自制策略的一小部分而已,僅在23日的網劇論壇上,愛奇藝就宣稱在2015年自制劇數量將會超過30部——而劉春從公開宣布加盟愛奇藝到去職尚不足半年,對愛奇藝的人才和內容大局難以造成實質性影響。
劉春在央視以及鳳凰衛視的深厚功底與資源,在搜狐視頻卻未能充分發揮,敗局令人生憾(當然,錯未必在他)。而他在競業禁止期與愛奇藝合作之后,大度的張朝陽雖未追究其違約責任,但在愛奇藝期間,他像在搜狐一樣很少出鏡并飛快離職的行為,盡管可以用“氣質不合”來解釋,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這一切總不免給人造成“沒誠意”的印象:這位在電視臺有著相當成績的傳統傳統媒體人,在面對新媒體突飛猛進發展的媒體環境中,有些失調和浮躁了。
很難就此斷論劉春的轉型嘗試已經失敗,他至少還是光線傳媒的外部董事之一。但這么多波折也足以令傳統媒體人警戒: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工作環境和節奏完全不同,轉身實屬不易,小心因既有成績而傲嬌,轉型轉為“跳來跳去的人”,這可就怨不得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