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4-08-14 09:47:24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繼上汽與阿里聯合開發“互聯網”汽車之后,傳統車企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繼續發酵。日前,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凱翼汽車正在與小米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接洽,洽談的重點是在上海合資組建互聯網汽車的聯合實驗室。
凱翼汽車就是奇瑞股份母公司奇瑞控股占股50%的江北項目,一年多前,當原奇瑞股份副總分管奇瑞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旗云事業部的陸建輝,從奇瑞帶領了一支200人的團隊,在蕪湖江北開發區打造該項目時,由于恰逢奇瑞汽車在向“一個奇瑞”轉型過程中淘汰了幾十款車型,凱翼汽車業一度被誤認為是承接奇瑞轉型多余資產的低端項目。
而隨著與小米、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們談判的開啟,凱翼汽車的定位也浮出了水面:打造年輕人喜愛的智能互聯汽車。
智能化低端車可能有戲
不需要鑰匙,只要把手掌按在車窗上,汽車就能認識你,為你打開車門,打開車載智能系統;高清虛擬儀表盤、虛擬游戲——8月10日,凱翼汽車常務副總經理鄭兆瑞又將這段題為“汽車先進技術搶先看,絕對讓你想不到!”的視頻,分享到朋友圈。
就在一個月前,鄭兆瑞在他的微博上寫道:凱翼汽車想引入一家互聯網科技企業戰略性投資,共同打造下一代汽車,有意者可詳談。
知情人士透露,鄭兆瑞已與小米、百度、博泰等業內知名度較高的互聯網汽車企業洽談過聯合打造凱翼的想法。
互聯網汽車是什么樣的,其實汽車企業和互聯網公司都還沒完全考慮清楚。而每家公司也各有各的版本。知情人士透露,凱翼版的智能汽車,要在車內屏也就是除了手機、電腦和電視的“第四張屏”上下功夫,以此來吸引20-32歲的年輕消費群體。
雖然A0級和A00級轎車銷量逐漸下降,并且,消費升級所帶來的需求也在不斷往高處走,但是,并不意味著小型車就要消失。因為,汽車行業同樣面臨的是汽車消費文化的改變和能源危機以及停車資源的枯竭等問題,一味的汽車升級并不能改變這些汽車消費的根本問題。
“A0、A00級車會在未來有所作為的,拭目以待吧。”鄭兆瑞的博客中這樣寫道。而鄭所指的有所作為的車,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小車,而是智能汽車。按照計劃,凱翼第一款搭載智能系統的車將于2015年年底上市,是一款在意大利設計的A0級SUV。
與“奇瑞二號”無關
與傳統的汽車企業不同,凱翼汽車的目標是通過創新的理念打造一個全新的模式。從行政級別上看,凱翼汽車是奇瑞控股下屬的汽車企業,奇瑞控股也是奇瑞股份的母公司。
當一年前,媒體爆出正在向“一個奇瑞”轉型的奇瑞汽車母公司,又去投資一個“江北項目”時,業內更多的是質疑。與其另起爐灶打造一個新項目,何不將資源集中到正在轉型中的奇瑞,集中精力做好一個呢?
加上凱翼汽車另外50%股份由蕪湖市建投和江北產業區持有,業內也認為凱翼汽車只不過是又一個政府造車利益驅動下的產物。
“這其實是誤解,凱翼汽車并非是奇瑞旗下的一個新品牌,它與奇瑞是并行關系,并且與傳統的汽車行業有所區別,凱翼汽車實際上想打造一個輕資產的公司。”凱翼知情人士透露。考慮到中國汽車產能已經超過實際需求,凱翼并不會再大規模投資在產能建設和設備上,而是像手機企業一樣,將投資大部分用于品牌和營銷,制造方面或將考慮委托代工或租賃模式。
而在銷售模式上,凱翼汽車也希望能輕裝上陣。前期開拓100家經銷商以后,不會再盲目擴張,而是鼓勵經銷商發展二級網點做強做大,同時,積極探索汽車電子商務的全新汽車營銷模式。
凱翼這樣一個全新的企業在創新意識和快速決策、快速反應方面將可以有更好的表現,能夠更加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這也是同一個控股集團下重新做一塊的原因。
隨著凱翼汽車定位明確,奇瑞控股的業務也明朗化。“未來奇瑞控股在汽車業務上將分兩條腿走路,一條是奇瑞股份,包括奇瑞汽車、奇瑞路虎和觀致汽車,另外一條則是凱翼汽車,包括凱翼汽車、開瑞微車和萬達客車。”前者專注于乘用車領域,后者則是未來的智能汽車和商用車領域。
搶占未來汽車跑道
奇瑞正在向“一個奇瑞”轉型,其正按照其既定的方向和目標走下去。而凱翼汽車做好了,將有可能成為中國汽車品牌一種有益的探索。
實際上,隨著互聯網公司的加入,汽車未來會發展成什么樣子,幾乎已經可以天馬行空任意想象。隨著無人駕駛、智能汽車時代的開啟,現在傳統的汽車企業如果跟不上,很可能在下一輪競爭中被淘汰掉。而淘汰你的不一定是另一家汽車企業,完全可能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實際上,汽車巨頭們都已經紛紛在抓緊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早在奇瑞之前,上汽剛剛與阿里簽訂了聯合開發互聯網汽車的協議。雙方協議由上汽開發硬件而阿里開發軟件,各自承擔研發費用。上汽阿里開發的互聯網汽車將于三年后上市。而北汽正在與樂視合作造車。
智能汽車無論是對于汽車的基礎機械性能還是智能化功能,都有較高的技術要求,且分屬于兩個不同的技術領域,因此,無論是傳統汽車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都很難單獨開發這一系統。
無論最終合作者是小米還是百度合作或是其他互聯網公司,凱翼未來的趨勢必然是尋求與一家互聯網公司合作。
而對于互聯網公司而言,進入汽車業,不與傳統汽車攜手,也會遇到很多技術門檻。雖然互聯網公司紛紛推出車聯網產品,如百度發布了平民化的車聯網產品CA,騰訊也推出了車聯網產品“路寶”盒子、博泰推出ivolk MINIX等車聯網產品,但互聯網企業真正造整車,靠自己單槍匹馬獨干難以成功。因為互聯網公司一般都缺乏對汽車產品技術和對汽車用戶的了解,即便谷歌和蘋果想造汽車,也面臨很多技術壁壘。
相對于寶馬、奔馳等具有深厚汽車底的國際一流品牌,凱翼汽車在智能汽車系統的開發方面并不具備優勢,但在智能汽車的研發上,目前所有的汽車企業都還處于起跑階段,遠未達到形成技術壁壘的階段,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們比拼的核心是對消費者需求的掌握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有的企業都會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