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欧美在线,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看看的在线视频国产,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19

金站網
搜索
58同城姚勁波的底氣在哪里?

發布時間 : 2014-07-28 14:48:27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58同城姚勁波的底氣在哪里?

        上周參與了搜狐IT組織的自媒體觀察團,拜訪了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我提的一個問題成了熱點,惹得趕集網直接以公開郵件攻擊58同城,說姚勁波整天黑趕集。

  其實,關于收購動向,外界早有判斷,58與趕集缺乏互補,沒有整合空間。我故意問姚,用意在于,期望他借傳聞談如果走出規模化困境。因為,在互聯網企業群里,58同城還是一個小不點。

  姚最初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大講58是個慢公司,會繼續專注信息服務,但也會通過垂直化、潛在并購壯大規模。最后,我索性又問他一次:“我們不會收購它吧?”

  他竟爽快回答了,基本就是外部報道的言論。但要澄清的是,他沒提趕集網名字。有的報道直接引語里出現趕集網,是明顯瑕疵。姚當時并非故意攻擊,而是一種顯擺,所謂“沒有意義的公司”,更像一個群體,而不是單一企業。因為他后來接著說,未來許多分類信息服務商會死掉,并用右手凌空做了一個消失姿勢。這其實也不新,兩個月前他就這么說過。

  這次拜訪,如果說業務面,58同城并沒給我留下太深印象。它跟趕集并無根本區別。但姚的底氣,以及58相比趕集們的理念差異,讓我覺得,楊浩涌想打敗姚勁波,還真挺難。

  這一感受,主要來自三方面:

  一、58同城已經上市,但仍維持著創業的初心。

  當我們一行占據一個大辦公室后,不斷有業務部門員工推門催促,58同城一個中層表示,這是公司最好的會議室,很抱歉,只能到姚總辦公室了。而這個所謂最好的會議室,可能連很多不出名的小公司都寒酸些。

  姚勁波的辦公室里很亂,還十分擁擠。除了兩張沙發,就剩一堆書。姚的T恤皺巴巴,頭發有點亂,眼睛有點紅。

  但是,看到58同城樓下的屏幕上閃過的“狼性”字眼、墻壁上懸掛的標語,讓我覺得,58同城后續還有戲。上市沒改變初心,沒有扭轉苦逼形象,姚勁波沒有脫離一線,還有一種長期抗戰的動力。

  二、姚勁波說,58同城做的是,先服務“最后的信息化群體”,填補數字鴻溝。

  坦白地說,這是當天讓我感觸很深的一句話。他提到“最后的信息化群體”時,是在強調,58同城之所以是家“慢公司”,是因為,公司服務的是最廣泛的日常生活信息服務,這類商戶群體,屬于信息化領域最難推進的領域,也是最后的群體。

  “這批人文化程度不高,往往他們沒有出路才去干這個。在歷史的認同感里面,很多人是開了餐館和搬家公司,所以五八是服務他們,我們會特別關注他們需要什么……我們的客戶,你會發現,很大一部分人是直接從打電話進入了手機時代。”他說。

  他還舉例說,過去多年,中國城市有許多小廣告,如今干凈多了。因為小商戶已將這種服務復制到58同城的線上,變成了規范的信息。

  前段時間去杭州,一名杜姓出租車師傅這樣對我說:你們寫公司寫人,我們看不懂,它們根本不知道司機要什么,我們不會用電腦。然后,他補了一句,我看手機裝支付寶,用打車軟件真是挺好。

  三四級城市的信息化鴻溝更深。姚勁波說,58同城在27個城市有直營業務,在180多個代理公司支持下,覆蓋380多個城市,擁有500多萬本地生活小微用戶,有50萬付費會員。但許多城市服務深度非常不均。

  姚的表達或有一定修飾用意,即為58缺乏規模化辯解。但在我看來,這一表達,確實是中國信息服務的核心。我寧愿認為姚勁波有這樣的情懷與社會責任感。對于58同城這種從事苦逼活的企業來說,若是創始人失去下探身段的動力,整天喊模式,出入光鮮論壇或鎂光燈下,我很難相信它還有什么機會。

  3、側重長遠效應的58同城廣告與營銷。

  我眼中的信息分類服務商,是一種服務價值鏈很短的服務模式,主要靠線下信息聚合與落地。當然,如今58同城也在沖刺招聘、二手車、二手房、代駕等垂直服務領域,滲透迅速。

  但整體來說,這種沖刺與其說是要利潤、提升規模,不如說是對移動端服務的適應。整體來說,58這類模式競爭門檻還很低。不經過一個馬拉松,還看不到真正的競爭前景。

  也就是說,姚勁波雖然為58定了上述愿景,未來很長時間,他必須平衡好規模與利潤、長期愿景與短期營銷的矛盾,有更長遠的經營決心。

  在營銷與廣告層面,我確實看到了一種不同于過去的跡象。創立時,58曾一直自詡“一家神奇的網站”,這廣告詞給人留下很深印象,但側重品牌形象的傳播,帶有點屌絲自得,且印象模糊。

  后來,58廣告非常功利。與高喊“啥都有”的趕集網、百姓網等對手展開了直白廝殺。

  最近幾年,58的品牌形象廣告、影視植入廣告開始占據更多比例。其中影響廣告植入。姚勁波說,公司可能花了10個億做廣告,過去“該犯的錯誤犯了”,而現在更側重長遠思維,比如電影電視劇植入,如今非常有經驗,最近熱映的《后會無期》和《小時代3》,都是58同城廣告植入的成功案例。

  影視植入廣告周期很長,可能今天植入,幾年后才能見到。成效可能不明,甚至還有風險。姚勁波說,在影視植入方面,不會有太多人比58更有經驗。

  這一投放策略,與側重短期營銷成效的趕集網、百姓網,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一個企業必須有長線思維,”姚勁波說,公司“會做長遠的事情,為明年后年做準備,可能今年的事情就是去年的計劃。”

  老實說,相比58同城的互聯網金融、大數據以及未來10億美元收購等話題,上面三點給我留下的印象,更有重要。

  我相信,在業務層面,姚勁波為58謀的局,趕集網楊浩涌也會看到。投資經驗更豐富的BAT恐怕更能嗅到。業務與商業模式層面,天底下沒有神秘。我甚至還懷疑,58同城最近講的故事,尤其是設立10億美元投資基金,可能噱頭大于實質,主要用來展示信心、威懾對手,吸引行業合作罷了。它甚至還不排除吸引別人投資自己,就像騰訊投資案一樣。

  但是,無論真實用意如何,相比楊浩涌的短期策略,姚勁波直言傳統分類信息服務商未來死亡,讓我覺得,他已經做好了長遠準備。

  這當然不是說,姚勁波一定比楊浩涌走得更遠。中國互聯網至今才20周年,距離成熟期還很長,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間。應該說,生活信息類服務是永遠的剛需,服務會永遠存在。58、趕集之間的口水戰雖很熱鬧,但若將它們的規模與服務能力放在龐大的市場看,它們甚至都談不上是對手。

  麥肯錫報告說,中國互聯網滲透創造GDP比例,已高于美國,我覺得,這完全是人口基數決定的線下資源優勢體現。

  在爭奪最后的信息化群體、彌合服務鴻溝的過程中,眼下的姚勁波與楊浩涌,實在還只能算難兄難弟。它們都是“慢公司”,只是,姚勁波暫時越過了IPO門檻,并尋得一個新金主騰訊,而楊浩涌還要為了IPO沖刺業績,包裝數據。

  而在它們面前,巨頭們正在不斷整合新的產業,開始不斷下沉渠道,將觸角伸向基礎服務領域。我覺得,姚勁波與楊浩涌的競爭,58與趕集的口水,幾乎毫無意義,它們之間現在連二人轉都玩不起。在我看來,58固然已經有了金主,但是于姚勁波來說,確實一道緊箍咒,在獨立與整合的博弈中,馬化騰有的時間,姚勁波卻要努力爭取新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