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欧美在线,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看看的在线视频国产,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19

金站網
搜索
藝術品電商,莫為流量所累

發布時間 : 2014-04-26 10:26:09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藝術品電商,莫為流量所累

“懂藝術的不懂互聯網,懂互聯網的又不懂藝術!”

這句話放在當下火爆的藝術品電商來說,實在是顯得太直白了,也可以說是太傷人了。不過,這就是事實。日前,我和藝術界的專業人士探討了不少這個問題,他們都不約而同的表示了這個觀點,還說現在的藝術品電商太快了,太急于求成了。

藝術品電商的“快道”

現在藝術品電商看上去一塊“肥肉”,誰都想上來咬一口。

雅昌集團的雅昌藝術網,有國資背景的藝術中國,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投資控股的易拍全球,蘇寧藝術品頻道,淘寶拍賣頻道,國之美等無一都具有強大的資金和實力,另外還有大大小小的藝術品電商1千多家,可是真正盈利并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只是少數,所以藝術電商在藝術品市場上所占份額并不大。

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3拍賣業藍皮書》顯示,2013年中國拍賣業年拍賣成交金額首次突破7000億元,其中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達313.83億元,網絡拍賣所占的比例則微乎其微,這表明中國的藝術電商的發展還處于初始階段,發展空間巨大。

一邊是巨額資金投入,另一邊市場份額依舊微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逆反的狀況呢?我認為,“懂藝術的不懂互聯網,懂互聯網的又不懂藝術”——這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懂藝術的雅昌藝術網、嘉德在線等,對于當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反應比較遲鈍,沒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快通道,應對社交化媒體的發展趨勢和要求,最大化的接觸和發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上的潛在客戶,更不用說對潛在客戶的需求進行探索和分析了。他們沒有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一再錯過了發展的“快道”。

懂互聯網的蘇寧、淘寶、國之美等,看上去又不是那么懂藝術,至少不懂得這些買藝術品人的需求,以為復制了線下拍賣的形式,把藝術品搬到自己的商城里,借助商城的流量就可以發展了。實際上,買藝術品的人都有一個從興趣、到喜歡、到購買、到分享的一個過程,畢竟藝術品是一個高雅的“精神產品”,而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所以不能按照一般的商品、奢飾品的方法來賣,應該是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利用自身的互聯網基因,對各種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渠道加以更好的利用,開發和培養潛在的客戶群體,第二步,才是銷售藝術品,第三步,打造一個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藝術品收藏圈子部落,以增加自身的凝聚力。這才是真正的“快道”。

藝術品電商的“慢道”

如今的這個藝術品市場已經是大佬們的游戲,其余的人還想再規模上硬拼這些大佬們,顯然已經不太可能了。

所以這時候,一些中小型藝術品電商乃至準備進入藝術品電商的企業,應該思考著慢下來,慢并不代表停滯不前,而是能靜下心來在一塊細分領域深耕細作,做產品、做細分市場,以此圈定自己的用戶群與生態圈,最后做到最強。

為什么我會如此看好“慢”的藝術品電商?

我一直都認為,“大而全”的商業模式永遠是大佬、寡頭的生意,這樣的生意并非每個人都能駕馭;未來的藝術品電商市場的機會,一定屬于為細分需求的藏家提供潛力藝術品和增值服務的企業。所以我肯定的是,現在是藝術品電商慢下來好好做品牌,做產品的最佳時機。

對于藝術品電商而言,把藝術品嚴格分為消費、收藏、投資等三種級別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因為這三者之間可以自由的轉化:消費者可能因為消費買了藝術品,也許慢慢就喜歡上了,玩起了收藏、投資,也可能因為收藏了藝術品想更換下就賣了,也許投資后發現喜歡上了藝術品轉為收藏了。

所以,我們更多的應該是研究這些對藝術品感興趣,以及有可能感興趣的人,這些才是藝術品電商應該慢下來思考的主要問題。

60年代、部分70年代出生的人,其中不乏是事業有成的人,他們是藝術品收藏、投資的主力軍,如王中軍、王薇、呂立新、馬德光等人。這些人都是線下拍賣場上的主力軍,已經習慣了線下拍賣的氛圍很難改變習慣去征戰線上拍賣。

70年代末、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這代人,尤其是80年代人,可以說整個互聯網就是伴隨著他們發展起來的,80后大學生們喜歡買山寨,淘寶火了,大學畢業了,有了經濟實力了,喜歡買名牌、講究品質,結果天貓火了,30多歲了,快結婚了,買電器了,結果京東也隨著火了。

他們已經習慣了用微信、QQ聊天交朋友,去淘寶買便宜貨,去京東買品牌,去百度找信息,支付寶、財付通、網上銀行也玩得轉,及順豐、申通、韻達等快遞等也很熟悉,所以他們比60年代人更加容易學習和接受藝術品電商。

所以,切莫為商城的規模、流量、成交數字等所累,藝術品電商應該建立自己的客戶服務體系,為的就是比別人更快一步、更深一步了解這些80、90后潛在藏家的需求,打造個性化的專業服務,這樣就能掌握商戰中的勝負手。

讓那些大佬們去跑馬圈地吧,我們只需圈“人”,圈住一批對藝術品有興趣、有投資能力的人。

藝術品電商未來的新路一定是安心做好品牌,做產品、做細分市場,以此圈定自己的用戶群與生態圈,注重在“快與慢”間的調整與把控,才能脫離電商野蠻的“價格戰”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