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4-04-17 11:03:16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根據工信部、上海市政府發布的文件,外資企業在上海自貿區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的試點即將開始,這意味著繼虛擬運營商之后,外資企業也終于有機會正式進入中國通信市場,只不過外資只能經營增值電信業務,且增值電信業務已是走下坡路的業務。
外資在華可經營增值電信業務
工信部于近日公布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經營增值電信業務試點管理辦法》,宣布推進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增值電信業務試點開放工作。
據悉,外商投資企業可以經營的增值電信業務及外方投資者的出資比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有關規定確定。
試驗區外商投資企業申請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經營者為在試驗區依法設立的公司。有與開展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資金和專業人員。有為用戶提供長期服務的信譽或者能力。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萬元人民幣。有必要的場地、設施、技術方案以及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其中服務設施須設在試驗區內。公司及其主要投資者和主要經營管理人員三年內無違反電信監督管理制度的違法記錄。
從上面可看出,外資在上海自貿區經營電信增值業務的門檻不高,由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負責管理。
曾審批通過4家
電信增值業務曾經是非?;鸨碾娦艠I務,基本上每個手機用戶都不可避免地使用過電信增值業務,因為也曾為外資所鐘情。
歷史上,曾有4家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獲得原信息產業部頒發的增值業務經營許可,此外,還有近20家企業向我國通信主管部門提出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的申請。
這4家企業包括:聯通時科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鴻聯九五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美斯恩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五洲縱橫體育事業發展有限公司。其中的聯通時科由中國聯通(13.59, -0.08, -0.59%)控股,韓國SK電訊參股,不算真正的外資企業,上海美斯恩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即微軟(40.4, 0.65, 1.64%)旗下的MSN,是真正的外資企業。
另外,據悉,增值電信領域的上萬家企業80%有民營資本和外資參與,但極少有外資主導的。
外商投資租用許可證導致后來遭嚴管
不過,外資進入增值電信領域在2006年時遭到重創。
2006年7月,針對一些外國投資者通過域名授權、注冊商標授權等形式,規避有關法規要求,在中國境內從事非法經營增值電信業務,原信息產業部宣布,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所使用的互聯網域名、注冊商標應為其(含公司股東)依法持有;申請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的場地和設施應當在經營許可證業務覆蓋范圍內設置,并經營者所獲準經營的增值電信業務相適應。
同時,原信產部已發出《關于加強外商投資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管理的通知》,旨在對外國投資者與中國境內增值電信公司的違規合作行為進行規范,維護公平的市場環境。
業內人士當時分析稱,這一新措施有可能涉及到大部分在華的外資網站。外商投資租用許可證在中國經營電信業務已經屢見不鮮,引發管理難題。
因此,原信產部要求,已取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的公司應開展自查自糾。有關部門在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日常審批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強對其域名、注冊商標、服務器等設施的設置以及信息安全保障承諾等材料的審查,對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依法不予批準。
在這種情況下,外資進入增值電信領域的路徑基本被堵死了,雖然說,名義上外資可以經營增值電信業務,但實際上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審批,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通過審批的概率太低。
而此次上海自貿區改革,給了外資進入中國增值電信領域一個新的機會。之前國家是加強對外資進入增值電信領域的管理,如今是放開經營,且下放至上海通信管理局審批,通過的概率增加無數倍,時代顯然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