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4-03-15 10:26:52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眾說紛紜的移動互聯網入口之爭或將因為虛擬運營商的介入產生新變化。
4G時代,流量經營將成為運營商業務模式轉型的主要方向。在分享通信的執行總裁康志斌看來,虛擬運營商其實更擅長做流量經營,而基礎運營商不可避免將被“管道化”。有專家對記者表示,虛擬運營商將通過流量經營為移動互聯網企業提供變現渠道,類似分享通信這樣的虛擬運營商將成為行業應用的移動互聯網入口。
分享通信,即北京分享在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移動通信產品、行業化應用和移動互聯網產品,將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在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之前,公司并不為業界所注意。鮮為人知的是,這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司一直在為70余家行業巨頭提供服務,是中國移動在金融行業的唯一代理。
康志斌對記者表示,公司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將于4月份開始推進,業務支撐體系和服務體系經過測試后將在下半年面向金融行業、教育行業等正式推出解決方案。
在公司網站的主頁上,記者看到了這樣的文字,分享通信“致力于打造細分的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分享通信認為“差異化產品的發展道路是通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鎖定行業細分市場的策略下,分享通信結合自身在金融、教育等領域的優勢即將推出“我的校園”綠色學習手機、金信通、企話通等行業信息服務。
“首先我們不會跟基礎運營商拼公眾市場,我們在行業細分市場上有巨大的機會。目前,移動通信用戶的飽和度已經很高,但在行業細分市場競爭并不充分。”康志斌介紹說,分享通信提供的服務更多是增值性業務,通過為行業提供信息交流溝通的解決方案,帶動手機終端的銷售。他特別強調說,分享通信未來會與三大運營商都合作,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但不會通過資費設計來跟基礎運營商搶奪用戶。
“以金融行業為例,我們可以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聯名卡,將信用卡積分轉為話費,或者話費可以自動成為信用卡的消費。我們也可以與金融機構一起推合約機,直接提供分期服務。”康志斌顯然對金融等相關行業有著豐富的信息服務經驗。他表示,公司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主要是面向行業市場,但并不是簡單地面向單個企業的集成服務。
在虛擬運營商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鄒學勇看來,分享通信要做的事就是要利用通信的能力增強面向企業客戶產品的競爭力,打造行業應用的信息化能力。他看好分享通信的發展模式,“所有的虛擬運營商最終都會走服務企業市場的路子,蘇寧、國美、迪信通等虛擬運營商會走從消費者市場到企業市場的路子,通過消費者市場滲透到企業市場。分享通信為了更好地做好企業市場,增強存量企業客戶的黏性,而做消費者市場。”
鄒學勇對虛擬運營商還有更樂觀的看法,他對新華網記者表示,正如移動夢網曾經挽救了互聯網一樣,虛擬運營商將通過流量經營為移動互聯網企業提供變現渠道,以“手機和手機號碼”為移動互聯網載體,開啟移動互聯網入口的顛覆之戰。
在他眼中,類似分享通信這樣的虛擬運營商將發展成為行業應用的移動互聯網入口。以分享通信即將推出的“我的校園”綠色學習手機服務為例,該服務作為家校融合的入口、移動教學的入口和教育資源平臺互動的入口,有望成為移動教育的入口。
“我們這種虛擬運營商在國外是有成功先例的,”康志斌對記者表示,分享通信的服務既有傳統移動運營商的客戶服務體系的優勢又帶有互聯網的特點,“我們面向集團客戶的解決方案很多都是以互聯網作為承載方式的”。相比基礎運營商,虛擬運營商因為其靈活創新的特點將在流量經營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康志斌認為,4G時代的到來給了虛擬運營商更多的發展機會,而基礎運營商將更加“管道化”。“以后虛擬運營商與基礎運營商會產生分工,基礎運營商會做好基礎設施建設,這種需求是不會消失的。但基礎運營商做信息增值并沒有優勢,虛擬運營商會在信息增值方面體現自己的價值。”康志斌稱。
在看好虛擬運營商發展前景的同時,康志斌也對虛擬運營商的發展表達了一絲擔憂。康志斌表示,現在實際上是基礎運營商在監管虛擬運營商,希望國家在虛擬運營商發展初期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基礎運營商向虛擬運營商提供的業務進行法律約定。比如,價格、服務方式和服務質量等,否則基礎運營商可能會限制虛擬運營商的發展。對此,鄒學勇認為,一個面對的是大眾市場,一個面對小眾市場,三大基礎運營商阻止不了虛擬運營商的發展,目前對虛擬運營商來說應該抓住機會加快發展。
有資深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虛擬運營商一方面可以為基礎運營商探索新型的業務模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基礎電信運營商開展流量經營,開發新的商業模式。虛擬運營商與基礎運營商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有利于提高移動通信市場的競爭層次和服務水平,為信息通信業帶來創新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