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4-01-17 09:42:35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在中小銀行舉起對抗余額寶的大旗后,此前還在猶豫躊躇的國有大行也加入了這一陣營。日前,交通銀行、工商銀行紛紛推出類余額寶產品,在保衛自身存款的同時,也讓互聯網金融的格局在混戰之際生出變數。
國有大行進軍互聯網金融
余額寶規模的迅速擴大,不僅讓各類第三方基金銷售網站和電商們想從中分羹,也讓此前一直頗為矜持的銀行開始動心。2013年12月,當余額寶風頭正勁時,平安銀行打響了銀行界對抗互聯網金融的“第一槍”——推出“平安盈”對抗余額寶。
通過“平安盈”,客戶可以將其閑置資金購買南方基金旗下的貨幣基金,而且贖回資金實時到賬,從而在不影響資金流動性的條件下,讓客戶享受到高出活期存款收益多倍的超額收益。不僅如此,余額寶的“草根理財”方式也同樣為“平安盈”所用,與銀行理財產品相對較高的門檻不同,“平安盈”可實行“一分錢”起購。
事實上,當“平安盈”推出后,業界盛傳中小銀行紛紛欲仿效平安銀行推出類似產品,而國有銀行卻尚處于猶豫期。
進入2014年,情勢發生了逆轉。不僅交通銀行推出了“貨幣基金實時提現”業務,工行浙江分行也聯合工銀瑞信推出了“天天益”業務。據了解,交行的“貨幣基金實時提現”業務目前可對接交銀施羅德、光大保德信和易方達基金等公司旗下的4只貨幣基金。該項業務在交行的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和柜臺均可實現快速申購和贖回。客戶一旦對所持有的貨幣基金進行贖回,資金可以實時入賬,真正實現“7×24小時資金T+0到賬”。
同樣,工行浙江分行推出的“天天益”也有類似功能——低門檻申購貨幣基金、資金實時到賬,最重要的是能將客戶的活期存款收益直接提升近十倍。故而有媒體報道稱,工行浙江分行在推出該項業務后,僅兩天時間客戶的累計申購額就達數億元。
或打破余額寶獨大局面
事實上,盡管一直號稱互聯網金融對其沖擊有限,但傳統的銀行業面對余額寶急劇膨脹的規模仍有所忌憚。
“雖然客戶定位不同,但我們此前似乎有點小看余額寶了。”某國有大行零售業務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該人士分析稱,當草根階層的理財意識被喚醒,其力量仍不可小覷。余額寶規模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從1800億元突破至2500億元就是明證。
而此前央行發布的2013年10月的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則顯示,當月儲戶存款流失嚴重,減少8967億元。彼時就有分析人士稱,銀行存款流失的背后,是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儲戶的存款中就有一部分流向了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中。
更為重要的是,此前平安銀行等中小銀行紛紛想要攜手基金公司推出“類余額寶”業務,更是讓國有大行進退維谷。“一旦跟進,活期存款相當于被貨幣基金變相‘消滅’,這樣就推高了銀行自身的資金成本;但如果不跟,我們的存款規模將會被推出類似業務的其他銀行不斷侵蝕,而且流失的客戶將不再回來。”國有銀行有關人士表示。
而一旦國有銀行決定“革自己的命”,未來的互聯網金融業態很可能發生新的變化。“雖然余額寶背靠淘寶網上的海量客戶,致使其規模發展非常快;但是傳統銀行業尤其是國有大行加入互聯網金融戰局后,未來余額寶一枝獨秀的局面很可能被打破。”某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其稱,此前的市場上,余額寶的對手主要有三類:一些第三方基金銷售網站推出的類余額寶產品;其他互聯網公司如百度、騰訊、網易等推出的類似現金管理產品;部分電商推出的余額理財產品。
然而,“這些機構背后的客戶數量雖然龐大,但銀行的優勢仍不可撼動。客戶大部分的資金都存在銀行,一旦銀行也可以提供類似的現金管理服務,選擇在資金相對更為安全的銀行買產品,還是轉到其他互聯網機構去,答案應該很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