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3-11-15 10:33:08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互聯網服務的不斷革新,用戶對寬帶設施的需求也日漸提升,除了穩定之外,網速成為衡量網絡優劣的重要指標,比如看網絡電影、玩兒網絡游戲,對網速要求都比較苛刻。不過,由于網速直接關系到網絡的投資成本,因此全國各地的網速并不均衡,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網速一般比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網速快,地域化差異十分明顯。
筆者在一家國外網站,偶然看到一組有關中國互聯網第三季度的調查數據,這些數據描述出自國內CDN企業藍汛,借助于這些調查,我們也許能看出國內網絡環境的發展變化,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國內網絡條件整體正呈現突飛猛進的勢頭,平均感知網速已達3.97Mb/s,這是全國范圍統計的平均值。
正如我們剛才說的,經濟發達地區在網絡上占有更多優勢,藍汛的數字顯示,感知網速最快的地區是上海市,達到6.17Mb/s,環比上漲20.98%。同時,上海市的忙閑時感知網速接近度最高,說明上海的網絡設施十分強大,即便是應付最極端的情況也綽綽有余。排名第二的北京僅有4.92Mb/s,和上海的差距較大,另外,所有的地區中,青海的感知網速最慢,只有2.78Mb/s,也是全國感知網速唯一低于3.00Mb/s的地區。
這些數據反映出經濟發展和網速快慢有一定的關系,但也不是絕對的正比關系,畢竟除了上海遙遙領先之外,其他包括北京、廣州、深圳等地經濟也不落后,但和上海相比卻差距顯著。藍汛報告顯示,國內各城市感知網速排10中,前十位除了上海和北京,其他城市均不是經濟發達地區。同時,國內平均網速提升較快,而且區域差距逐步縮小,74.19%的地區感知網速在3Mb/s到4Mb/s之間,基本上夠用。
而網速的快慢不僅僅取決于網絡設施的好壞,網民數量的多寡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由于各區域網民數量不同,因此訪問量差距也很大,報告顯示,東部網民訪問量占比55.00%,遠高于東部人口所占比例(41.05%)。其中廣東網民訪問量分布最多,占比15.43%,西部網民訪問量季度環比小幅下降僅為18.27%。
整體上講,互聯網在東部地區的覆蓋率更高,而且用戶使用率也更高,其實這也是正常現象,互聯網為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帶來了諸多方便,東部經濟發達,人口教育程度普遍較高,思想較為前衛,他們充分利用互聯網來實現各種價值,因此訪問量自然很高。而西部卻較為落后,這和西部蔽塞的環境關系較大,從互聯網的角度來講,“西部大開發”還任重而道遠。
在這些宏觀的數據分析之后,我們很有必要來看看微觀下的影響因子。國內提供寬帶服務的企業挺多,主要集中在三大運營商手中,因此,運營商的服務質量將關乎網速快慢。藍汛報告顯示,三大運營商感知網速呈明顯上漲趨勢,感知網速最快的運營商是電信,達到4.06Mb/s,環比增長19.06%。移動系統平均感知網速增長幅度最大,環比增長34.64%,聯通和移動緊隨其后,分別環比增長24.44%和19.06%,此外,各大運營商在各地區的感知網速也有諸多不同。最近幾年,三大運營商在帶寬方面的競爭愈發激烈,這也是好事,有競爭就有提升,最終受益的,將會是老百姓。
這些數據和圖表不僅讓我們對國內網絡狀況有了清晰直觀的認識,更重要的一點,未來如何提升網絡服務質量有了參考依據,相信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條件將不再成為制約人們使用互聯網的一個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