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1-12-27 09:01:19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商報訊 (記者 張慧敏) 當網絡購物逐漸成為新的消費潮流的同時,虛假折扣、誤導性標價等一些線下的不端銷售伎倆也被一些不法商家搬到了網購當中,盡管醞釀多時的《網絡零售管理條例》猶抱琵琶半遮面,但兩節前期,商務部仍于昨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加強網絡零售市場督導檢查,并對上述行為進行管理規范。
在這份《關于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網絡零售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商務部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對第三方交易平臺、團購網站中食品、服裝、鞋帽、箱包、家電、通訊產品、圖書、音像制品等重點商品以及餐飲、游樂、休閑健身、美容美發、洗浴、沐足、票務等重點領域進行檢查。并就虛假促銷、價格欺詐等情況匯總之后上報商務部。
在各種折扣優惠激發網購者消費沖動的同時,一些不規范的行為也時有發生。在淘寶網此前掀起的“雙12全民瘋搶”活動之后,不少網友發帖表示,有賣家存在“活動價高于平時價格”,或者“故意抬高售價的行為”。網友“千張”表示,“在淘寶的雙12活動之前收藏了幾樣東西,想著半價的時候再去買,結果除了部分商品打了半價以外,其他都是抬高了價格再優惠”。
市民張先生反映,他日前參加的當當網“滿200返400”活動,當時活動頁面并未對贈券的使用規則做出說明,收到返券之后他才發現,這些贈券的使用條件非常“苛刻”,要么只能用于“指定消費商品”,要么必須購滿一定金額商品,才能使用一張贈券。張先生覺得自己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就這種虛假折扣進行規范,消費者權益才能得到保障。”
“這種利用‘返券滿送法則’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不正當的價格競爭行為,導致了網絡零售價格的混亂,也容易影響線上以及線下的競爭秩序,應當用法律、法規以及行業規范等手段進行管理規范。”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表示。
洪濤表示,目前,旨在規范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以及支付平臺的《網絡零售管理條例》已經經過了專家組的審議,將于明年1月出臺。而在節日期間網購數量井噴式增長,虛假折扣等行為層出不窮,有必要通過檢查進行暫時性的規范。
此外,商務部在通知中也明確表示,不得降低促銷商品的品質及服務質量、單方面無理由取消訂單、以促銷為由拒絕退換貨或者為消費者退換貨設置障礙、以保留最終解釋權為由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