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1-11-05 10:03:48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特大假藥犯罪網絡示意圖。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 (記者 胡浩) 記者從公安部獲悉,近日公安部在打擊假藥犯罪專案集群戰役中,摧毀一個涉及8個省,集生產、批發、零售于一體的特大假藥犯罪網絡,查獲假藥6500余萬片(支、粒),搗毀制假窩點、售假藥店117個,抓捕犯罪嫌疑人114名。
上千民警出擊一舉破案
據辦案民警介紹,這一特大假藥犯罪網絡的破獲起源于一起普通盜竊案。今年1月,河南開封警方發現一名婦女在該市多家藥店利用假藥調包換取真藥。公安機關敏感地意識到這起案件可能與大型假藥制售團伙有關。
經過近4個月的深入摸排和偵查,河南、安徽、河北等地警方掌握了大量證據,初步判斷這一案件涉及地域廣、人員多、影響大,包括生產、銷售、倉儲等假藥制售產業鏈條各環節,其中包括河南張某、杜某和廣東張某等團伙設立窩點,以淀粉、玉米粉等作為原料生產假藥,或將過期藥品重新包裝,冒充真藥銷售;河北吳某、孟某等人提供藥瓶、藥盒等假藥包裝材料;河南劉某、安徽岳某等人專業從事假藥批發,向全國各地銷售假藥;河北尹某等人以醫藥公司名義向鄉村診所推銷假藥;河南雷某、吳某等人在其藥店、鄉村診所內銷售使用假藥等。
案件上報后,公安部領導高度重視,要求一查到底,堅決鏟除制售假藥犯罪網絡。
經過精心部署,日前,公安部指揮河南、廣東、河北、安徽等地公安機關上千名民警同時出擊,一舉破獲橫跨8省的特大制售假藥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14名,搗毀制假窩點、售假藥店等117處,扣押各類制假設備110臺(套),查獲假冒十余家國內外知名制藥企業的數十種假藥達6500余萬片(支、粒),假藥包裝材料130余萬件,涉案價值逾億元。
“競價排名”成犯罪平臺
經檢驗,這些假藥多以淀粉、玉米粉、飼料、水、化學色素等為原料,幾乎沒有任何療效。為使假藥與真藥在色彩、重量等感官效果上相似,有些不法分子甚至在假藥中添加鐵粉、興奮劑、安定等成分迷惑群眾,對患者健康造成極大危害。
警方在偵查中發現,不法分子擁有專業的制假設備,能夠生產多種處方和非處方針劑、片劑、膠囊等類型假藥。制假窩點往往生產環境惡劣,沒有任何低溫保存和消毒滅菌條件,甚至用化肥包裝袋存放假藥。
在銷售環節,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報紙、雜志、網絡等刊登廣告,誘騙患者直接郵購假藥。其中,利用互聯網兜售假藥情況突出,競價排名、論壇、廣告等往往成為不法分子的平臺。
公安部相關負責人指出,公安部已向社會公布各地公安機關舉報電話,歡迎群眾舉報各類假藥犯罪線索,對舉報屬實的將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