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1-09-14 17:03:43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對前程無憂等傳統招聘網站而言,這次“狼”真的來了。
“親,你大學本科畢業不?辦公軟件使用熟練不?英語交流順溜不?駕照有木有?……”日前,中國外交部的一則招聘信息引來了無數網友的圍觀。網友熱議的不僅僅是外交部在招聘啟事中使用的“淘寶體”,更源于此則招聘信息不是通過傳統的招聘網站,而是通過中國外交部的官方微博——“外交小靈通”來發布的。據悉,在發布招聘信息僅僅三個小時后,該微博就被轉發了4800余次,招聘部門的電話也險些被打爆。
外交部嘗鮮微博招聘并非個案。從2010年年底開始,包括萬科董事長王石、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等大腕都通過其個人微博幫公司發布招聘信息。后來,包括阿里巴巴、華旗資訊在內的諸多名企也加入微博招聘的大軍。
有分析人士告訴本刊記者,雖然微博招聘還未大規模鋪開,但因為它面向受眾的特點以及傳播渠道的相對精準性,其動向及效果值得傳統招聘網站嚴密關注。包括微博在內的越來越多商務社交網站(B-SNS)正在對網絡招聘市場“虎視眈眈”,它們接下來必然會群起瓜分網絡招聘市場。該專業人士認為,最讓前程無憂和中華英才網等傳統招聘網站不安的是,市場也對商務社交網站的接受和嘗試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積極。
忽如一夜春風來
刺激中國社交網站產生更大招聘興趣的是美國最大的商務社交網站LinkedIn。自5月成功上市后,LinkedIn市值一度達到90億美元。
作為社交網站,LinkedIn的定位圍繞著商務目的進行,用戶在這里尋找潛在的商業合作機會以及職業發展機會,或者為企業招聘中高級人才。因此,LinkedIn的成功上市被華爾街解讀為社交媒體商務價值的首次量化。據報道,今年一季度,LinkedIn近50%的營收來自招聘解決方案業務。
LinkedIn在招聘業務上的火爆,自然吸引了隨時關注美國互聯網動向的國內商務社交網站的目光。被認為很像LinkedIn的大街網在今年7月獲得了富達、新東方、和通三家機構的千萬美元投資。這也是今年以來國內商務社交網絡最大的一筆投資。
大街網成立于2009年,從校園起家時即以實名用戶與真實商務社交關系為基礎,為用戶提供職業發展、商業拓展、行業交流機會。截至今年5月,大街網注冊用戶已達620萬,覆蓋全國3000余家高校。而大街網此次受到三家資本機構青睞,業內人士解讀為是受益于“社交關系”的發展與更替。
除大街網外,更多的商務社交網站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如以垂直細分市場為導向、定位于面向金融人士的金融圈,作為全球非英語國家最大職業社交網站Viadeo重要成員之一的天際網等。
商務社交網站在招聘“舞臺”的火熱,讓此前并不做商務社交的網站也坐不住了。于是,人人網上線了招聘平臺alpha,用戶登陸后可以在左側導航欄看到“招聘”欄目。百度則創立了百度人才,并在近日上線了“個人中心”,求職者可以“關注”自己心儀的公司和職位。
與商務社交的招聘模式興起相輔相成的是,求職者和企業也都在積極嘗試。全球領先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KellyServices針對中國近萬名雇員所做的《2011KellyServices全球雇員指數調研》顯示:21%的中國雇員通過社交網絡找工作,而直接成功率高達1/5。
據了解,中聯重科通過大街網進行了今年的實習生招聘,招商證券、海通證券等也已經進駐金融圈網站招兵買馬。殼牌、雅虎、中國日報和人民網等名企也都已經嘗試著通過人人網的招聘平臺來招賢納士。
隨著這些網站招聘功能的強大,一個獨立于傳統招聘網站的招聘圈子正在形成。
尺短寸長
商務社交網站的異軍突起,與其在招聘領域所表現出的突出優勢密不可分。
大街網創始人王秀娟(微博)就認為,傳統招聘網站“簡歷庫+網申系統+線下服務”的模式太過簡單且效率低下,商務社交網站的招聘卻可利用熟人關系,更加有目的、有效地為個人和企業找到更合適的職業機會和商業合作機會。她認為這是傳統招聘網站所不具備的優勢。
另外,社交網站的關聯人、關聯事,能夠充分展現和驗證應聘者的經歷、才智和性格秉性,使得招聘企業可以更有效率地篩選目標應聘者。有國外統計表明,45%的雇主和獵頭通過社交網站觀察求職候選人。
而在求職者層面,了解到企業招聘的信息后,他們可以通過關鍵詞搜索來找到已經在這家企業工作,并且和求職者是校友或老鄉的人,建立人脈。此外,相對傳統招聘網站,商務社交網站招聘過程靈活,它可以把求職者的興趣、經驗與交往的圈子展現在企業面前,加深企業對求職者的了解,提高求職的成功率。
本刊記者還了解到,商務社交網站在注冊用戶信息的質量要求和管理方面都優于傳統招聘網站。目前,絕大多數的傳統招聘網站沒有實行網上身份認證,因而存在求職者發布虛假簡歷的情況,使招聘者難以了解其真實身份和真實履歷等相關信息。但在商務社交網站,用戶實名注冊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真實性。
對于招聘雙方對商務社交網站的青睞,人人公司產品技術高級總監黃晶如此解讀:“在傳統的招聘網站上,求職者是相對被動的。而社交網站的信息是雙向交流的,招聘者和應聘者間可建立起雙向關注的關系。”
擠壓下的脫困
在國內,盡管前程無憂、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等把持了網絡招聘市場超過70%的份額,但在虛假招聘和販賣注冊用戶信息等丑聞被曝光后,它們覆蓋的人數已經出現遞減趨勢。
本刊記者掌握的統計數據表明,僅在2010年,除春節后的3月份注冊人數環比增長較大外,其他月份的增長非常小,其中有7個月的環比增長為負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三大招聘網站的運營情況也不容樂觀,除前程無憂持續盈利外,智聯招聘的虧損狀態維持了14年,在今年才開始全面盈利。中華英才網則因為長期不能擺脫虧損的困局,早在2008年就被美國招聘巨頭Monster收購。但令人擔憂的是,Monster的股價在今年大跌70%,市值不足10億美元。
這就意味著,在多數傳統的招聘網站并未進入穩定健康發展階段的時候,商務社交網站紛紛搶占市場瓜分蛋糕。盡管目前看來,后者的加入并不能立即改變整個招聘市場的格局,但這已讓各大傳統招聘網站感受到了壓力,它們也開始尋找緩壓之道。
今年3月,智聯招聘宣布與千橡互動集團聯合推出商務社交網站——經緯網,被業界看作是智聯招聘滿足中高端用戶需求的重要平臺,使他們在職業發展過程中遇到困惑時能夠有一個溝通和解惑的途徑,同時通過這個平臺增強自身行業技能、擴充知識和人脈,這與智聯招聘業務延展更為契合。
之后,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聯手騰訊推出招聘組件“騰訊朋友”,這又被業內普遍解讀為傳統招聘網站對社交招聘模式的試水。據悉,在近期的改版中,前程無憂也推出了名為“機會敲門”的、有社交色彩的功能頻道。
從幾大傳統招聘網站近期的舉措來看,它們在招聘上有借鑒商務社交網站之處,但問題是,后者此前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圈子以及人脈網絡(大街網及天際網的有效用戶數都已超過600萬),這不是匆忙試水商務社交的傳統招聘網站可以在一朝一夕之間完成的。
對此,業內普遍的觀點認為,網絡招聘的核心在于服務,面對后來者的激烈競爭,傳統招聘網站應更多地致力于完善自身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在信息質量方面,則需要保證求職者和招聘者所提供的一切信息真實可信,以與商務社交網站的實名用戶信息相抗衡。
最后,有專業人士表示,有競爭才有發展,三大巨頭長期占據的網絡招聘市場在新來者的競爭中將會日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