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0-08-14 09:54:10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蘋果利用其App store模式成功從一家消費電子企業轉型為兼顧互聯網的科技公司,而且利潤率也有較大幅度提升。該模式其實并非App store首創,因為在沒有App store之前,很多第三方軟件開發者就已經針對智能機開發軟件,比如,WM平臺、symbian平臺,當時開發者無法靠銷售軟件獲利,只能依靠軟件的SP服務獲益。App store提供了一個可交易的軟件市場。
該模式引發了一股軟件商店熱潮,無論是Android、諾基亞、RIM,還是中國的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紛紛效仿App store推出軟件商店。特別是三大運營商中的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軟件商店已經上線,哪個運營商的軟件商店更吸引開發者呢?
吸引開發者是首要任務
相比蘋果、Android這兩個全球最大的手機軟件商店,運營商的軟件商店更像是一個軟件超市,因為他們不提供某一單一智能手機平臺的軟件,而是包括symbian、KJAVA、android等平臺的各類軟件。運營商做軟件商店的優勢有三個:支付優勢、用戶量基礎、資金優勢。
一個軟件商店要有更多的下載量,首先需要有大量的商品,這和超市運作一樣的道理。只有商品更全,更好,才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前來購買。蘋果、android都通過各種獎勵機制來吸引程序開發者進駐,運營商也同樣采取了激勵機制,比如,電信天翼空間就采取“三七分成”的方式回饋開發者,同時還設置了高額獎金作為獎勵。
但“分成”只是一個輔助性的刺激政策,更重要的是讓開發者們看到長遠利益。所以運營商的軟件商店要規避蘋果app store、Android market不足之處,揚長避短。
蘋果和Android軟件商店的弊端
目前,蘋果app store的缺點是“封閉”以及較長的審核周期,較高的開發成本。App store其注冊和身份審核通常需要14天時間,身份審核過程的復雜和嚴格擋住了不少懷揣夢想的開發者。此外,而每個應用程序開發成本的平均值是3.5萬美元。經過計算,平均每個應用開發商每年的收入約為682美元,根據營收測算,開發商需要51年才能收回成本,因此有人說通過App store致富是神話,賺錢的只是蘋果。
而Android market的開放性又為其發展惹下麻煩。由于開放注冊,開放上傳,因此導致程序未經過嚴格的測試就上線,出現很多不兼容的問題。所以運營商的軟件商店必須要做到“開放加兼容”,只有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的開發者進駐。
天翼空間與移動MM誰更開放?
再來看一下當前移動MM和電信天翼空間是否具備這兩個條件?從開放性上來講,移動MM只針對移動TD用戶,行貨手機用戶可用,水貨手機和其他制式的智能手機無法使用其商店內的各種應用,這自然就局限了其移動MM的用戶群。而現在市面上大量的智能3G終端很多都是水貨手機。而且由于移動只有移動網絡,因此移動MM只針對手機用戶注冊。
而天翼空間的開放性相對較好,天翼空間針對所有開發者開放,同時不限制下載用戶的手機制式,無論是電信天翼用戶,還是移動G3、還是聯通3G用戶都可以從天翼空間下載應用,而且是完全免費的。這種開放性,讓天翼空間軟件商店(189store)不僅為自己的用戶服務,而要服務全網用戶。電信擁有大量的固網寬帶用戶,所以天翼空間軟件商店允許固網用戶、手機用戶注冊,開放性更大。
在兼容性方面,兩者基本相當,都會將開發者的作品運行測試通過后,放入軟件商店,這大大避免了類似android market出現的兼容性差的問題。通過“開放加兼容”,天翼空間軟件商店自然可以獲得更多的程序開發者進駐,而且針對全網開放,會吸引更多的用戶下載應用。開發者和用戶的數量是成正比的,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