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欧美在线,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看看的在线视频国产,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19

金站網
搜索
阿里巴巴誠信通被指存在欺詐

發布時間 : 2011-02-28 08:53:11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阿里巴巴誠信通被指存在欺詐

  衛哲引咎辭職背后,阿里巴巴把平臺上欺詐行為歸罪到衛哲和100名銷售人員身上,但這可能還不是問題的全部。

  《第一財經日報》對更多被欺詐的消費者采訪后發現,除了國際市場“出口通版”服務存在客戶欺詐,而在中國市場上63萬多名誠信通會員中,問題則更多——一方面,為了招募更多誠信通會員獲取收入,部分阿里巴巴銷售人員竭盡夸大宣傳之能事,而這些被認定為誠信通會員的供應商又開始用一種不誠信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客戶,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對這些事件的監管有待完善。

  本報記者調查還發現,誠信通會員供應商欺詐事件涉嫌金額基本在3000元以內,涉案金額不大,同時由于取證較難,破案難度較大,很多消費者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此前,在解釋為何2010年會有逾千名涉嫌欺詐的“中國供應商”客戶時,阿里巴巴集團CFO蔡崇信公開解釋,2008年底推出了入門級會員服務“金牌供應商出口通版”,由于降低服務價格使部分銷售人員為追求傭金而放松了標準。

  怎樣的誠信通?

  在一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商會主辦的315消費電子投訴網站發給本報的一封郵件中,羅列了15份阿里巴巴欺詐投訴案,這些投訴最早發生在2006年12月,最近的就剛剛發生在2010年12月??偣?5份詳細的投訴案中有12份涉及誠信通。包括阿里巴巴供應商,買家都有投訴。

  誠信通是阿里巴巴為供應商提供的一種認證服務,通過阿里巴巴指定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對企業核實資質, 并設立網上信用檔案,使得誠信通會員獨享誠信標識。通常擁有這些標識的供應商可以獲得客戶的信任。

  從數量上來說,阿里巴巴財報顯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阿里巴巴共有逾100萬名付費會員,中國誠信通會員就有63.13萬名,約占總付費會員的六成。

  從收入構成上來看,阿里巴巴2010年第三季度,國際交易市場收入為8.47億元,中國交易市場為4.92億元。國際交易市場中中國金牌供應商收入為8.24億元,而中國交易市場的主要收入來自誠信通,中國誠信通收入4.72億元。中國誠信通會員貢獻的收入占總收入的33%。

  瘋狂招攬會員

  多名商家電話中告訴本報,阿里巴巴的一些業務員在向客戶推介誠信通產品的時候,不僅夸大宣傳、刻意隱瞞,還經常制造名額緊缺的假象。

  黃女士本是淘寶的一名賣家,2010年5月初,黃女士接到阿里巴巴工作人員劉某的旺旺來信說有個免費的培訓,教如何解決網絡貿易信譽、排名、銷售等問題,培訓的時候,工作人員用諸如“只要做就有生意”、“兩個月內百分之一百曝光率”之類夸張的言語鼓動黃女士等人購買誠信通。

  包括黃女士在內的多人都被阿里巴巴業務員告知名額有限,很搶手,欲購須從速,很多商家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沒有仔細考慮便匆匆交了1688元現金購買誠信通。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購買的是誠信通會員資格,很多阿里巴巴銷售人員卻并不考察商家資質,商家交錢前只憑電話溝通,沒有認定和考察的流程。

  在瘋狂招攬會員的同時,部分阿里巴巴銷售人員的虛假承諾也一并出現。

  河南鄭州的一名常先生電話中告訴本報,阿里巴巴業務員對他承諾:“現在阿里巴巴10周年,誠信通1688元就可以了,而且送30天的阿里巴巴首頁推廣。”后來常先生購買并開通了誠信通之后并沒有發現首頁推廣,業務員才表示真正的首頁推廣需要另外交錢。常先生交涉無果,最后放棄交涉,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前述的黃女士經歷也非常類似,“之前銷售人員向我保證交錢后很快就能全部辦好誠信通??山桓读?688元之后,過了一個月都沒有得到認證,于是我要求退款,一直沒有人答復。”直到2月25日記者電話聯系黃女士,都未能退款。

  部分商家不靠譜

  在阿里巴巴平臺上,這樣“大放水”招募來的誠信通供應商自然有一些不那么靠譜了。很大一部分被欺詐的消費者表示,當時選擇阿里巴巴的商家時,看中的是商家是誠信通會員,可事實上,往往就是這些誠信通會員的商家出現了不誠信的交易。

  廣東的林先生一次曾向一家有著四年誠信通年限的企業訂購了兩臺筆記本電腦,通過貿易通聊天后,林先生把錢款打入對方告知的銀行卡號中去。隨后第二天,該網站出現一條申明,表示近期出現的賣電腦事件是不良人員盜用其公司的賬號進行的欺詐活動。林先生后來向阿里巴巴客服反映情況,客服表示這家公司賬號的確被盜,讓林先生報警。林先生要求阿里巴巴公司拿出證據證明這家公司的確賬號被盜,阿里巴巴公司不予理會。至今此事一直未得到解決。

  無獨有偶,重慶的張女士也遇到了類似的事件,在向一家塑業公司交了預付金之后,對方卻遲遲不送貨,提出要將尾款打入賬戶才發貨,張女士產生警惕,向阿里巴巴客服投訴,要求追回貨款,阿里巴巴處理的結果竟然跟上一家如出一轍,表示該家公司賬號被盜,但并未向張女士提供賬號被盜的相關解釋以及證據。

  不僅事情沒有解決,令張女士不解的是,出現問題之后,這家塑業公司依舊是誠信通會員。

  一個本來意在為平臺提供誠信資質的業務為何成為欺詐存在的隱患?這或許是阿里巴巴誠信通需要解釋的問題。(何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