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 2010-07-24 14:05:00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日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NIC)代表中國遞交的簡、繁體“.中國”域名國際申請通過了互聯網名字與編號分配機構(ICANN)的快速通道評審。中國互聯網重要開拓者錢華林研究員和IETF國際標準RFC4713作者之一李曉東博士表示,“.中國”域名進入全球互聯網體系,是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事件,中國互聯網從此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域名平臺。 “.中國”域名的啟用將會改變長期以來一直是英文域名處于壟斷地位的局面,有力地助推中國提升互聯網話語權。
1997年6月3日NIC正式行使國家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職責,在全球根域名系統插上一面中國國旗或可以代表中國的標識,成為幾代中國互聯網技術專家共同的心愿。錢華林回憶其間歷程,稱其后的阻力、干擾和艱辛,超出常人的想象范圍。為了引起國際互聯網社群對中文域名的關注NIC先后聯合港澳臺的互聯網信息中心成立中文域名協調聯合會(CD-NC),引起了IETF的關注,中國互聯網開始在世界嶄露頭角。長期以來,ICANN的理事職位一直由歐美日等互聯網發達國家的代表擔任。2003年6月12日,在國際互聯網絡名字與編號分配機構(ICANN)蒙特利爾會議上,錢華林當選ICANN理事會理事,任期三年。這是中國專家第一次進入全球互聯網最高決策機構的管理層。
2006年10月13日,由李曉東為第一作者的《中文域名注冊和管理標準》被IETF正式獲準通過,編號為RFC4713,成NIC主導制定的第二個互聯網國際標準。 2007年,李曉東成功出任IETF國際化郵件地址標準工作組聯席主席,成為第一位坐在IETF千人全會主席臺上的中國資深技術專家。“使用中文域名將極大地方便13億中國人口中的近4億網民上網,這對于推動我國信息化建設、彌合數字鴻溝將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中文域名也將成為它們在互聯網上最好的品牌載體,有助于其提高品牌影響力。對于跨國企業而言,中文域名將有利于其本土化戰略和網絡營銷。”李曉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