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欧美在线,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看看的在线视频国产,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19

金站網
搜索
留給中國互聯網金融上半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發布時間 : 2016-11-09 11:54:38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留給中國互聯網金融上半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留給中國互聯網金融上半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仿佛是從今夏開始,“互聯網下半場”這個觀點就逐漸被業內的一眾大佬們欽定成了2016年的行業關鍵詞。
  美團的王興先生感慨國內的人口紅利已經漸隱,“智能手機的年銷量已經不增長了,總體網民的增長也大幅趨緩”。
  滴滴的程維先生表示互聯網創業已經進入瓶頸,下半場主要得看人工智能發展。
  阿里的古永鏘先生稍微樂觀些,認為未來十年文娛還是很有盼頭的,不過也承認下半場要贏必須得打群架,需要集中效應。
  至于下半場到底怎么玩,是技術驅動?還是出海圈地?是做大生態?還是做深價值?各行各業,莫衷一是。
  不過比起其他領域還得靠業內人士自己琢磨上半場Deadline,互聯網金融的創業者們怕是少數在今年里聽到了上半場的終結變奏的行業。這個2016,互金的政策來得有點猛烈。
  靴子落地,年關難捱
  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自今年4月就已成文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正式對外公布。
  與之一起的,還有人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相關機構分別印發的《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股權眾籌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等針對不同方向業務整改的公文。
  以上系列文件,除了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提出了全面而翔實的政策部署,同時更對每個方向的整改都設置了時間線,多數細分方向的摸底排查均要求在2017年1月完成整治工作,全行業的整改和工作匯報要求在2017年3月底前完成,由人行牽頭的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匯總形成總體報告和行業監管長效機制的建議,會同相關部門報國務院。
  再加上8月推出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暫行管理辦法》,對于不少互聯網金融的創業公司來說,這個年關怕是愈發難捱。
  就內容來看,《實施方案》對P2P網貸、股權眾籌、第三方支付、互聯網資產管理等都做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同時明確組織部署、地方及部門責任及工作內容與時間安排,對行業相關方向的準入管理、資金檢測、內控管理等進行重點整治。
  1、P2P網絡借貸:八個不得,落實信息中介性質
  此次的《實施方案》對P2P網貸相關業務總共用了八個不得,數量遠超對其他方向的要求。
  在資產端,方案規定未經批準不得從事資產管理、債權或股權轉讓、高風險證券市場配資等金融業務。
  在資金上,不得設立資金池,必須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不得挪用或占用客戶資金。
  在服務上,不得非法集資,不得發放貸款,不得自融自保、代替客戶承諾保本保息、期限錯配、期限拆分、虛假宣傳、虛構標的,不得通過虛構、夸大融資項目收益前景等方法誤導出借人,除信用信息采集及核實、貸后跟蹤、抵質押管理等業務外,不得從事線下營銷。
  以上方案,基本上等于再次掃射了P2P的大半戰場,僅資金銀行存管一條就能讓超過90%的平臺望而卻步。根據市場報道,這項要求自去年7月出現在十部委聯合出臺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截止到今年10月僅有5%的平臺落實了銀行存管。硬性的注冊資本要求、平臺的資質、高昂的保證金以及銀行方面的態度對數量眾多的小平臺而言,都是完全難以逾越的大山。
  同時,在配套的《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里,銀監會再次點名要求徹查涉及校園網貸等業務的網貸機構,被“裸條”等負面新聞纏身的校園貸市場也迎來了自己的行業洗牌。
  2、股權眾籌:明確界限,嚴禁發行股票、經營證券及開展私募
  “明股實債”一直是證監會及有關部門嚴防死守的方向,此次的《實施方案》在這塊再次明確界限,并對證券、基金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合作開展業務的情況進行排查,嚴禁通過互聯網跨界開展金融活動進行監管套利。和網貸P2P一樣,股權眾籌這個業務也一直處于政策的灰色陰影中,此番明示一方面再次明確了股權眾籌的業務界限,另一方面也勢必會政策性清除掉相當數量的眾籌平臺。
  此外,應該是考慮到近期房地產市場的異常火爆,在樓市調控的戰略大前提下,《實施方案》還點名房地產金融相關業務,嚴禁相關開發商、中介機構等利用P2P網絡借貸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從事房地產金融業務,規范互聯網“眾籌買房”業務,嚴禁“首付貸”。
  3、第三方支付:規范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賬戶
  有關第三方支付的管理,大致的政策內容已經都囊括在今年7月實施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里,其核心也是進一步厘清第三方支付和銀行系統的業務區別。
  在此次的《實施方案》里,第三方支付的專項整治方向也主要圍繞這點,并著重規范服務性質(不得連接多家銀行系統,變相開展跨行清算業務),規范該類機構的客戶備存金賬戶管理(銀行對這部分資金不計利息),并清理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
  可以預見,第三方支付領域的相關牌照將會進一步成為不少互聯網公司爭奪的資源重點,而《管理辦法》里有關支付額度的規定,也體現了政策設計上希望引導非銀行支付機構回歸提供小額、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務的宗旨。
  4、互聯網資產管理及跨界金融:將實施“穿透式監管”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在最近的幾年,傳統公司(特別是傳統的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開辟新金融業務的熱情也愈發高漲,同時也出現了諸如通過互聯網將私募金融產品拆分銷售等高風險現象。
  因此,在此次的整體《實施方案》以及人行印發《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里,變將重點放在了資產管理的相關業務資質、清理綜合經營金融業務的企業管理和跨界合作、代銷等。采取“穿透式”監管方法,根據業務本質屬性執行相應的監管規定。嚴防高風險金融產品利用互聯網濫銷的思路非常明確。
  此外,諸如互聯網金融的相關營銷與廣告、互聯網證券業務、互聯網保險業務等相關方面,也都有相應的整治方案出臺。
  政策性“良幣逐劣幣”
  應該說行業內外的人都能明白,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現在,國內互聯網金融政策的加快步伐一方面與該領域創投高漲、行業飛速發展有密切關系,另一方面也和行業內出現了越來越多打著“互聯網金融”旗號,實則做欺詐營銷、非法集資、龐氏騙局、高利貸、高杠桿、濫銷高風險產品等業務的公司有關。
  行業內的盲目擴張與失序風控使得互聯網金融(主要是P2P信貸領域)從2015年年末開始爆出數量眾多的惡性事件,涉及企業包括中晉、E租寶、泛亞、大大、鑫琦資產、三農資本等等,銀監會在答記者問時也提到,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6月底全國累計問題平臺1700余家,約占全國機構總數的43.1%。
  同時,校園信貸又在今年爆出“裸條”和涉事學生自殺的嚴重負面新聞,互金服務與正規銀行相關業務之間的界限也一直未能厘清……在以上因素的影響下,政策層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勢必會有較大的變化。
  政府對互聯網金融開始從原先的主要以鼓勵和規范為主,迅速轉向“劃紅線”、監管、整治。
  以下為最近幾年互聯網金融主要政策的發展脈絡:
  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互聯網金融首次進入決策范疇。
  2014年1月,互聯網金融納入影子銀行行列。
  2014年4月,銀監會與人民銀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務進行規范。
  2014年12月,保險機構應當保證互聯網保險消費者享有不低于其他業務渠道的投保和理賠等保險服務,保障保險交易信息和消費者信息安全。
  2015年1月,由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通知,要求芝麻信用、騰訊征信等8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
  2015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門首次明確了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并劃分各個互聯網金融心態的監管職能部門。
  2015年8月,請最高人民法院劃定了24%的民間借貸利率紅線,并進一步明確了P2P平臺的“媒介身份”。
  2015年12月,銀監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門明確網貸監管體制機制及各相關主題責任,提出不得吸收公款、不得歸集資金設立資金池、不得之聲為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擔保等12項禁止行為。
  2016年4月,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會議,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有關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
  2016年4月,教育部和銀監會要求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和整治。
  2016年7月,國務院工商總局審議通過《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
  2016年8月,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暫行管理辦法》。
  2016年10月,國務院對外公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就今年的一系列互金政策內容而言,政府對該行業的態度也逐漸成型:提高資質門檻,分散并嚴控風險,鼓勵行業提供創新性輔助。
  在門檻上,規范并進一步強化牌照的分量和管理。除了第三方支付以外,事實上,在今年7月證監會還曾點名批評老虎證券、富途網絡、積木股票等違規提供境外炒股服務。嚴控業務準入機制已成定局。
  而在風控和資金管理上,無論是網絡借貸還是第三方支付,都以小額、微量為導向,雖然這樣會或多說少地影響中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金融尋求資金,但在嚴格把控風控、清理行業不合規公司的戰略下,目前的互金政策可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會以收縮為主。
  整體而言,政策層面希望看到的是以提供輔助性的、普惠消費類的創新金融服務為主,希望通過政策影響行業“良幣逐劣幣”,放慢行業的野蠻發展。
  陣痛、轉型與新戰場
  除了政策的收縮,最近一年的互聯網金融在一級與二級市場同樣受到了不少的波折,部分領域的原生短板在行業規模擴大之后,受到了更多的壓力。
  在一級市場投資這端,截止到2016年10月底,IT桔子一共收集國內互聯網金融融資事件320起,遠遠低于去年的同期水平,預計很難在最后的2個月里超越去年年底統計的546起事件數量,行業吸金表現比去年更多的集中在發展及成熟期之后的公司,互聯網金融的傳統熱門領域如借貸、理財獲投比例也在持續下跌中,其中互聯網借貸的獲投事件占比從2014年的36%下降到今年目前的22%。
  創業方面,根據IT桔子2016年Q1、Q2與即將發布的Q3報告顯示,互聯網金融的創業占比也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低于去年平均水平,行業活躍度明顯低于文化娛樂、企業服務等。
  IT桔子即將發布的2016年Q3創投報告:
  在二級市場方面,今年可能更引人關注的還是P2P行業始祖,位于美國舊金山的Lending Club,在5月經歷了較大的人事變動,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Renaud Laplanche因為將2200萬美金的近優質貸款出售給了一個單一投資者,違反規定,宣布辭職。曾經分外耀眼的P2P明星企業,如今只能勉強支撐,市值在過去的一年里繼續大幅度縮水。
  以下為Lending Club的股價年線變化:
  國內這邊,一個比較值得關注的公司是通過收購和轉型進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上市公司熊貓煙花(熊貓金控)在2016年上半年財報中,金融業務出現了3000萬的虧損,旗下的四個金融平臺,僅有熊貓小貸(為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盈利。而據市場消息,公司本身為這4個平臺已經投入7個億。
  此外,在最近的一年里,先前涉水P2P戰場的許多上市公司也有部分宣布退出此塊業務。根據盈燦咨詢的統計,上市公司系的P2P平臺(自有、收購或投資參股)在巔峰期可能有143家。而在2016年,目前至少有7家撤離P2P,分別是紅星美凱龍、盛達礦業、東方金鈺、新綸科技和天源迪科、匹凸匹以及高鴻股份。燒錢的壓力、政策的收緊與前景的不明朗都使得市場對互金的部分領域不再完全看好。
  今年10月,網貸綜合利率也跌入9%:
  而在創業公司這邊,業務動作也就更加頻繁了。當8月的網貸管理政策出臺之后,甚至有2家P2P公司直接對外宣布停止業務,其他的P2P平臺或有P2P業務的公司,也都在積極尋求業務規范或轉型、升級。或是與銀行對接資金存管,或是開辟新戰場。
  比如開鑫貸就在最近宣布將集團品牌升級為“開鑫金服”,新增資產交易服務;積木盒子在今年6月升級為品鈦集團,定位綜合的智能金融服務,涉及綜合理財、第三方基金銷售和保險經紀等。
  不少網貸公司也都對外表示將嘗試向小額、消費信貸、垂直領域如車貸等方向轉型;不過考慮到國內目前至少有2000多家網貸平臺,對于創業公司而言,這場轉型顯然并不是一場輕松的戰役。
  根據IT桔子的相關數據跟蹤,互聯網金融的一些細分方向的獲投占比在最近2年里依然在持續增長,例如股票證券、保險、征信、金融信息化、大數據等,供應鏈金融、智能量化投資等方向也仍舊被不少投資人看好。同時阿里、騰訊、陸金所等巨頭也還在繼續拓張業務版圖中,其中陸金所已經啟動IPO計劃,預計2017年登陸港股。
  目前,距離互聯網金融各個細分方向的整治結束只剩下3個月,距離行業整體整改工作匯總也只剩下5個月,留給中國互聯網金融這野蠻生長的上半場時間,已經不多了。在政策對輔助型、普惠消費型創新金融業務的戰略支持下,行業下半場的腳步,或將偏向Fintech和普惠金融領域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