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欧美在线,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看看的在线视频国产,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19

金站網
搜索
美國創業者抱怨IPO難 多數寧愿被大公司收購

發布時間 : 2010-09-15 08:59:20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美國創業者抱怨IPO難 多數寧愿被大公司收購


    北京時間9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美國的IPO市場變得破敗不堪,但其實,IPO市場的問題此前就已出現。

   “一個允許小公司上市的生態系統已經被破壞了。”風險投資家,Allegis創始人小羅伯特·阿克曼(Robert Ackerman Jr.)說。

    他的觀點印證了GrantThornton會計事務所所發表的一份報告的作者大衛·韋德(David Weild)的觀點。該報告關注了過去十年來監管的發展和IPO的消沉。

   “這對經濟來說是個災難。”韋德指出,就業崗位將會繼續減少,因為年輕公司再也無法借助華爾街的資助來進行擴張。

    美國國家風險投資協會(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表示,38個風險投資所支持的公司今年成功上市,而在2007年,這一數字是86家。不過相比2008年的6家和2009年的12家則有所提升。

    該協會總裁馬克·希森(Mark Heesen)表示,與IPO相對應的是,在創業家們眼中,被像甲骨文、谷歌、惠普、微軟或者思科這樣的大公司收購同樣是成功的。

   “上市不再是發大財的機會。”希森說。

    商人喬恩·費希爾(Jon Fisher)把其上一家創立的公司在2007年賣給了甲骨文。他寫了一本名為《企業家戰略》的書,講述如何建立一家很快可以賣給大公司的企業。

   “在IPO市場發揮不了作用的情況下,收購市場變得前所未有的活躍。”他說。

    會計師事務所安永的報告顯示,市場上購買年輕公司的現金充裕,因為私人直接投資公司,外國公司和大型美國公司都在尋找收購對象。

    阿克曼說,IPO和收購都可以讓風險投資得以收回投資,但對于社會來說,更多的IPO則有好處。

   “研究顯示超過80%的就業機會增長發生在公司IPO以后。”他說。

    阿克曼對韋德在2010年6月做的那份報告表示贊同,他說:“市場結構正引發IPO危機以及其它更多問題。”

    阿克曼注意到,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每年平均的IPO數量有五百個,大部分價值在5000萬美元或者更少。

    但在21世紀初,每年的IPO數量跌到了120個,而且少于5000萬美元的只是少數。

    是什么讓IPO數量變少但金額變大?

    韋德追溯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那時候,電子交易越來越流行,大家都想從股票經紀業務的運營中賺錢,但與之相伴的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一些重要規則的模糊規定。

    交易成本的降低讓投資者受益,但韋德認為,這帶來了未預料到的后果,經紀人不愿意接起那些處理小規模股票交易請求的電話,因為這時候常常系統里有更好的肥肉可以滿足他們。

    而20世紀九十年代的IPO生態體系十分成功,有其獨特的優勢。

    很多科技與生物科技公司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上市。而輔佐他們上市的,都是一些小的投資銀行,如當時有名的四騎士:Alex Brown, Montgomery Securities, Robertson Stephens 和Hambrecht。

    韋德說,到1999年,這四家投行都被更大的投行收購了。而那些大投行的日常費用龐大,很難去做一個小的IPO。

    韋德指出,放松管制導致了金融行業更多的整合。投資銀行變得越來越大,對小的初創型公司的業務興趣也越來越小。

   “我們似乎統統都錯了。”愿意承接更多小公司上市業務的精品投行Jefferies副主席保羅·戴寧格(Paul Deninger)說。

   “我們在不該放松管制的時候放松了,在該管的時候又沒有管。”他說,“阻礙你的不止一處。”

    韋德和阿克曼都希望可以改變惡化的形勢,制定更有益于小公司IPO的規則。

    但問題之一是,回到過去的做法有無必要,另外,這樣的改變是否是恢復IPO市場的必要措施。

    來自芝加哥一家小型投行William Blair & Co。的布倫特·格萊德希爾(Brent Gledhill)說,他有一些對小型IPO有興趣的買家,但他往往找不到賣家,除非VC們重新有勇氣把他們的業務交給像他們這樣的小投行,這也可以造就IPO市場新的騎士。同樣有這樣的野心的還有Needham & Co., Piper Jaffray, Cowan集團和Jefferies。

    Jefferies 的高管戴寧格表達了同樣的抱怨:“風險投資商們對IPO質量很擔心,因此他們常常只跟高盛、摩根斯坦利或者J.P。摩根這樣的大投行做生意,這樣就可以賣給大的機構投資者。”

    但風險投資家阿克曼則表示,VC們的勇氣并不是問題所在,當挑選投行的時候,“你得在買家中有信譽。”